首页 > 校园 > 正文

一人一案解决残疾青少年就学问题

时间:2019-05-2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77 次

日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举办第29次全国助残日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2018年,我国贫困残疾人数量由281万减少至169.8万;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在校生达到66.6万人,比2017年增加8.7万人;新增11.8万名城镇残疾人就业,49.4万名残疾人享受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2018年,国家出台《着力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突出困难的实施方案》等,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加大包括困难残疾人在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力度,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中国残联教就部副主任解宏德介绍,过去一年,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和公共服务成果显著。

 

519日是第29次全国助残日。日前,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围绕依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以扶智助力扶贫设计开展活动。走进特教学校和残疾儿童少年家庭,了解和研究就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巩固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一人一案逐一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特别是贫困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爱孩子,就放手让他们去劳动

    城乡信息参考网: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也创造了人们的幸福生活。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去劳动,去接受劳动教育,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详细]

  • 大学校园开放的边界,划在哪儿才合理?

    城乡信息参考网:网络舆论上要求校园开放的呼声强烈。一方面,不少网友认为公立大学由财政支持,开放公众参访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应有之义,“门”开得太小有悖公立大学的公共属性;另一方面,现实需求不容忽视,巨大的......[详细]

  • 谨防“校园树洞”沦为谣言“发酵池”

    城乡信息参考网:“校园树洞”的价值在于为情绪提供安全出口,而非滋生恶意的阴暗角落。唯有个人守底线、平台尽责任、高校强引导,才能让“校园树洞”真正发挥倾听治愈、信息互通的功能,回归“安全、理性、有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