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正文

激励重点群体 带动城乡居民总体增收

时间:2016-10-22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243 次

据新华社北京1021日电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对重点群体实施激励计划,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

 

《意见》指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

 

《意见》强调,要坚持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多条增收渠道相结合、促增收与降成本相结合、创收致富与缩小收入差距相结合、积极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等原则。到2020年,城镇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

 

《意见》提出,对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激励计划,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一是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二是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三是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激发科技创新热情;四是进一步降低小微创业者创业成本,健全创新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五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稳定预期、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六是完善工资制度,实施差别化激励办法,建立阳光化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七是鼓励引导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意见》提出了包括就业促进、职业技能提升、托底保障、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收入分配秩序规范、收入监测能力提升在内的六大支撑行动,为实现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服务支撑、能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重要任务;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区促进居民增收的具体办法,鼓励先行先试。


责编:三丰   晓宇

相关资讯

  • 金观平:大规模债务置换精准发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日前通过决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这项重量级的增量政策,指向准、力度大,将有力促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详细]

  • 以伟大建党精神助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猜猜看网: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持续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与斗争武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详细]

  • 南宁武鸣漓江村镇银行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

    城乡信息参考网:金秋十月,九九重阳,敬老情长。重阳节期间,南宁武鸣漓江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漓江村镇银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敬老活动,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漓江村镇银行作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