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正文

激励重点群体 带动城乡居民总体增收

时间:2016-10-22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276 次

据新华社北京1021日电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对重点群体实施激励计划,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

 

《意见》指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

 

《意见》强调,要坚持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多条增收渠道相结合、促增收与降成本相结合、创收致富与缩小收入差距相结合、积极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等原则。到2020年,城镇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

 

《意见》提出,对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激励计划,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一是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二是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三是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激发科技创新热情;四是进一步降低小微创业者创业成本,健全创新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五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稳定预期、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六是完善工资制度,实施差别化激励办法,建立阳光化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七是鼓励引导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意见》提出了包括就业促进、职业技能提升、托底保障、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收入分配秩序规范、收入监测能力提升在内的六大支撑行动,为实现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服务支撑、能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重要任务;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区促进居民增收的具体办法,鼓励先行先试。


责编:三丰   晓宇

相关资讯

  • 金融活水润泽 中国制造向新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详细]

  • 票根经济,赛事“出圈”激活城乡消费新动能

    城乡信息参考网: 基于这一逻辑,那一张张票根串起的不仅是消费,更是文化。当游客因文化吸引力对赛事举办地展开深度探索,建立长久的情感连接,眼下的流量繁华,就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繁荣的“留量”价值。...[详细]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城乡信息参考网:铭记抗战历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十四载浴血抗争的历史,不是仅存于史册的苦难叙事,而是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淬炼熔炉。从赵一曼烙铁下的沉默到杨靖宇胃中的草根,从竹签镣铐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