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第一学历是个伪概念

时间:2021-10-0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759 次

日前,教育部针对网友提问“请问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107日人民网)

 

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回应“第一学历”问题。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曾对“第一学历”的问题做过回应,并明确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既然第一学历是个伪概念,何以被屡屡提及呢?原因是在求职和工作中频频用到。众多的应聘简历中,都明确要求填写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不只市场招聘如此,就连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如此。甚至在一些人事调整中,这样的概念也会成为影响因子。既然如此重要,也就难怪人们频频提及和发问了。

 

在大众印象中,第一学历是指连续全日制受教育的最高学历。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全日制教育,二是连续性,二者缺一不可。有了这样的认识,无论最高学历还是后续学历,都并不难理解。第一学历虽是个伪概念,不符合教育部的规定,但它在现实中的认可性却是广泛存在的。这就犹如封建时代的官僚体系,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做官的,就会被人高看;凭借军功、家荫、能力做官的,即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是终身遗憾。

 

事实上,这样的出身论,在现代教育中还有更极端的表现。比如,对曾经的985211院校,现在的双一流院校,人们也是有执念的。同是这些院校的研究生,如果原先就读的院校就是这些院校,那是会被高看的;如果原先就读的是普通院校,那也会被低看。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把普通高考过于神圣化。拿着这一把尺子,处处对人们进行衡量、评估。

 

简单的否定第一学历,并没有意义。即便能够完全否认这样的概念,却难以消除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改头换面之后,第一学历仍会以其他形式出现。消除第一学历的伪概念,首先要消除高考的神圣化。其次,是要真正提高其他形式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不能否认的是,无论在入学标准,还是培养质量上,全日制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普通高考和成人高招,都是有着现实差距的。前不久,媒体报道,在职博士受到职场歧视,亦与此不无关系。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消除用人单位的担忧,第一学历这个伪概念,也就不攻自破。


 来源:燕赵晚报   关育兵


责编:李薇    王斌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