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光明网评】勿忘“九一八”国耻,在奋进中开启未来

时间:2021-09-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771 次

作者:王石川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90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蓄意策划柳条湖事件,炮轰中国军队北大营,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短短4个多月内,我国东北全部沦陷。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这是3000多万东北父老乡亲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日寇侵华的历史见证。

 

入侵我国土者,必被灭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中华大地。

 

青史昭昭,永志不忘。多年来,每到918日,多地都会在全市范围试鸣防空警报。如今的中国,硝烟早已散尽,山河无恙,人民安康。但是,对屈辱的历史,我们始终不能忘、不敢忘,也不会忘。

 


图源 新华网


和平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格外珍视和平,也愿为捍卫和平付出不懈努力。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穿过历史的硝烟,我们深知,驱逐日寇需要团结,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发出抗日号召;捍卫和平,需要实力,需要正义的力量,也需要保持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是吾辈之责任。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永不磨灭,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依然散发光芒。

 

90年过去了,今日的中国不是昔日的中国。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今昔对比,百感交集;畅想未来,斗志昂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早日圆梦,我们要团结起来,继续奋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一个强大、自信而又爱好和平的中国,必将稳稳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王石川)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编:李讯      王睿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