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一张红军借条 见证红色传承

时间:2021-04-2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729 次

那是1996年的春天,湖南省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准备在老房里垒一个新灶台。在厨房清出一片空地后,他突然发现墙壁上有个洞,里面隐约还藏着东西。

 

胡运海用手一掏,发现是一个已锈成黑色的铁盒,里面装着一张小心卷好的毛边纸。展开一看,是一张借条,借条上写道,借了胡四德伯伯稻谷105担,猪3头,鸡12只。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叶祖令。

 

胡四德是胡运海的爷爷,也是当年村里有名望的老人,已经去世多年。而这位在借条上亲切地喊胡四德为伯伯的叶祖令是谁呢?现在又在哪里?

 

村干部将情况上报,不久便收到了回音:“据查实,写借据的叶祖令同志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于1934年12月在长征路上作战时英勇牺牲,时年28岁……”

 

几十年前的一段往事,由此浮出水面。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到达延寿。村民们以为又是什么军阀部队,忙赶着六畜、担着稻谷,举家躲进深山。

 

可红军部队只在祠堂、村学旁搭棚子打地铺,不进农户家借宿,更不曾动屋内的一桌一凳。一直偷偷观察红军的胡四德还发现,红军部队其实早已缺粮严重,有的战士已经几天几夜没吃什么像样的东西,却没向村里人伸过手、张过口。

 

得知这种情况,东躲西藏的村民便陆续回到瑶寨。在胡四德的提议下,村民匀出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由青壮年挑着赶着,送到了红军指挥部。

 

在此后激烈的战斗中,村民们给红军当向导,做担架,抬伤员。

 

临别之际,红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找到了胡四德。他表示,村民之前支援红军的粮米等,红军一定会还,但眼下红军遇到困难,只好先打下借条,等革命胜利后,请乡亲们找人民的政府兑现。

 

这样的深情,瑶乡人民记在心里。在地主还乡团“清算”的日子里,胡四德也一直没交出这张珍贵的借条,而是藏在自家厨房的墙壁里,不曾向儿女透露一个字。

 

胡运海发现借条时日子过得比较清苦。有文物商人闻讯赶来,出几千元收购这张借条。“那时候,几千块是很多人一年的工资,但是胡运海不为所动。”胡运海的族弟胡丙灯说。

 

借条上报后,当地政府很快兑现当年的承诺。1997年5月,当地民政等部门按照借条中所列物资的时价折算成1.5万元进行归还。兑现仪式上,胡运海的话朴素而深情:“没想到,60多年了,借款还兑现了。我要捐款,把学校建好,培养人才!”

 

“他说,当时红军借的是全村人的粮,他不愿独占。村里的校舍已经破旧,他想把钱捐出去修整村里的校舍,希望村里的孩子能好好上学。”胡丙灯说。

 

2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村小已经改建为幼儿园。从旁路过,欢声笑语频频传出。

 

2006年,胡运海去世。胡家的老房子按照他生前的意愿,改造成陈列馆。胡丙灯说,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个感人的故事,村里不仅十几年如一日保护老房子,还先后培养了4名村民解说员。“这几年来,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红军留下的遗产,现在又成了我们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

 

一借一还,一捐一护;一张借条,几段真情。发现借条的1996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2018年,通过精准扶贫,官亨村顺利脱贫摘帽。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

 

“位于官亨村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青石寨展示园,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未来,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何艳云说。

 

来源:人民网

 

 

责编:鲍勃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