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讨论取消英语主科地位之前,先看下这个地球

时间:2021-03-06 | 作者:未知  | 来源: 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93 次

作者:易 之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今年两会,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这个建议事实上大幅降低了英语科目的的地位。根据该委员的说法,提出这个建议的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其实不妨先看下地球,看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2020年,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2019年中国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亿人次,出国留学人员达70.35万人,2018年则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学生来华留学……

 

同时也要看到,英语依然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中国与世界之所以可以产生密切而深入的互动,相当程度上就是依赖英语作为沟通桥梁。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模式,也理当跟一个开放中国的基本面相适配。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很多时候并不是解决一个实用主义问题。超级计算机都有了,但这不是不学数学的理由;文章生成器甚至AI写诗都有了,这也不是不学语文的理由。

 

英语教育,恐怕也不只是解决衣食住行口语交流的问题,这更是一种世界观的教育,是提供一个生活在开放中国最起码的思维基础。很难想象,没有外语教育,学生会怎样认识中国与世界,也很难说如今海量的中外联系能不能持续。

 

学不学英语,很多时候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现实逻辑的必然。如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已如此之深,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已经极其庞大,很多人不可避免地要了解英语、使用英语。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在普惠的基础教育中取消英语,必然导致大量无力支付额外外语教育支出的学生,丧失最基础的外语能力,无法在外语领域进一步提高,也必然在进入与外语相关行业时缺乏起码的竞争力。自然地,教育公平也可能由此打一个折扣。

 

也要看到,当前的外语教育情况未必是完美的,教育的时长、导向与模式当然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这些年,英语教育改革其实也并未止步,各地都在作出自己的探索。但大方向是明确的,无论怎么改,目的是增强英语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外语能力能够与全球化世界的现状相一致。

 

外语教育改革,是个值得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无论从什么角度切入,始终要记得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什么样。(易 之)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编:三丰      琳娜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