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曹文轩:其实我早就转身了

时间:2020-06-0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104 次

著名作家曹文轩日前在北京谈及自己的创作路径,直言,“其实我早就转身了”。

 

这位于2016年摘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于6日晚参加此间举行的首届曹文轩青少年文化素养大赛启动仪式时表示,“大概从《草房子》开始我写了不少作品,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一个叫油麻地的地方,如同一位美国作家说的邮票大的地方,关于人性社会的思考和美学基本上都落实在这个地方。”

 

曹文轩认为,一个作家很容易因为作品过分风格化,导致写作只能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经营。

 

“因为批评家和读者,他在不知不觉中框定了自己的写作,将自己固定了下来,将一个广阔的生活领域舍弃了。”曹文轩说。

 

曹文轩坦言,“其实我早就转身了”,从2015年创作《火印》开始,他把目光渐渐从“油麻地”转移,突破文学故乡“油麻地”边界,试图在城市文学领域,开辟新的版图。

 

“我的早期生活经历在乡村,虽然后来在城市的时间更长,但此前我并没有找到书写这个新领域的感觉,近几年我感受到了这种新的创作欲望,现在觉得自己对这个新的领域得心应手。”曹文轩说。

 

于是,曹文轩创作了2016年出版的《蜻蜓眼》,开始了个人写作史上的“出油麻地记”。此后,他写了《草鞋湾》《穿堂风》《蝙蝠香》《萤王》《疯狗浪》五部小说,一直到近期出版的《寻找一只鸟》,曹文轩把这些小说称为自己的“新小说”系列作品。

 

侦探故事《草鞋湾》的创作从曹文轩熟悉的苏北乡村生活来到十里洋场的旧上海,《萤王》充满超现实的童话色彩,《寻找一只鸟》更是讲述了一个曹文轩此前作品中从未有过的故事,其中涉及的成长命题不再仅仅属于孩子,更属于每一个成人。

 

早已“转身”的曹文轩认为,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和无穷的宇宙一样,是无边无际的,可以被无止境地重组与创造。这是作家写作的理由与动力,创造的快意就在这种对可能性的尝试之中。

 

在不断追求新尝试中,曹文轩又着意保持着自己简洁优美而又含蓄的写作风格,一如既往的忧伤悲鸣,一如既往的画面感,曹文轩说:“大家阅读了我的新小说之后仍能深刻感受到,这些作品与《草房子》共同美学观,你可以在抹去我的名字后轻而易举的判断出是出自我之手,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吕梁英雄张继联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那些为民族存亡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详细]

  • 人物专访:“我是豫商” 赵玉民 从压水井小工到董事长的“蝶变”

    城乡信息参考网:赵玉民,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现任河南东方大厦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州市商丘商会会长。他从压水井旁咬牙坚持的少年,成长为执掌商业巨舰的掌舵者,用30年时间,历经三次实业沉浮,最终打造出集......[详细]

  • 及“物”及“人”,方能及“格”

    城乡信息参考网: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媒介生态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影视评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形态重塑了受众的审美习惯,碎片化、即时化、交互化的内容消费方式冲击着深度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