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瞄准智慧新农具,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时间:2020-03-1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03 次

【地评线】瞄准智慧新农具,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无农不稳”,“三农”工作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意义十分重大。瞄准智慧新农具,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让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提高、效益得到提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也是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在历史上,从耕牛替人加快耕作速度,我们看到了最简单直白的效率比较;但耕牛的效率提升空间有限,“无力渐行”的短板十分明显,此后,机械的替代使得耕种的面积和效率大大提高;而如今,在“互联网+农机”的智慧模式下,“新农人”们只需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从耕种、管理到收割的“一键操作”。

 

     时下种地的工具,不再是传统的铁锨、镢头,而是遥感监测系统、物联网系统、水肥一体化、智慧农机……在大棚里,光照强弱、温度高低、湿度大小,农作物施肥、灌溉标准都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和调节。用上了智能化设备后,科学管理变得更简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菜品的产量高了,对接市场后的价格也更有了保障。运用智慧新农具,推进现代新农业,山东走在了前列,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全面进入了机器换人的新时期。20198月,已创建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45个,居全国首位。

 

     农业现代化体现在工具现代化,更体现在流程智慧化。智慧新农具在齐鲁大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优质发展高效推进、全面覆盖,打造了农业智慧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山东样本”。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智慧农业现代化,面临着“谁来种地”“用什么去种地”“怎么样去种地”的重要课题,我们要立足现实、顺势而为、精准发力,发挥政策的撬动效应,建立智慧农业产业联盟、支持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农村网络宽带、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开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等,在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宽。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瞄准智慧新农具,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用行动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争当智慧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必当发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精神,“只争朝夕、更快一步”的奋斗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开创精神,“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实干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三农”事业,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上交出一份出彩答卷。(堂吉伟德)

 

(原标题:【地评线】齐鲁网评:瞄准智慧新农具,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磷石膏综合治理:一场点“渣”成金的绿色魔法实践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磷石膏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它可能成为城市建筑的“绿色筋骨”,可能化作农田沃土的“有机养分”,更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理念变革的生动注脚,引领更多......[详细]

  • 东南大学团队破译心脏发育密码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中胚层和内胚层器官原基的精确定位及形成机制成了困扰学界百年的“世纪难题”。如今,这一僵局被中国科学家打破。18日,东南大学林承棋、......[详细]

  •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着力点

    城乡信息参考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自1984年创立以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伴随互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