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患先天性智障,为照顾女儿不能外出打工,社区介绍她到服装厂上班,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泉阳镇集东回族社区任小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影,逢人就说:“现在咱老百姓过的日子真是‘享天福’了!”
“享天福”阜阳市西南一带农村老百姓喜欢用来形容自己生活过得很美好的一句话。
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泉阳镇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为尽快解决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全面完成全镇经济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截止目前,该镇10家规上企业和9家小微企业均已全部复工复产;解决近4000名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力在家门口就业。
3月7日,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在界首市泉阳产业园苏澳服装厂区门口看见,工作人员严格值守,对进入厂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健康登记、消毒、更换口罩等日常防疫工作。该总经理王秀宏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要准备足够的口罩、酒精和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每天对员工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对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两次消毒,坚持复产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记者厂门口拦住一名家住该镇集东回族社区教门庄的张翠霞女士,向她打听她在家门口上的感受时,她告诉记者说:“我小孩在泉阳中心小学上五年级,公爹77岁,身体不太好,为了照顾家人,不能外出争钱,所以就一直在家门口服装厂上班,一年也能挣4万多元。”
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所有人员全都戴着口罩,距离保持在一米以上,正在忙中有序、认真干好自己的工作。
当日,记者在该镇名为天翔服饰有限公司了解到,该企业目前有168名员工,全都是当地人。总经理赵艳峰说:“我们实行轮流分班制,工人是每50人为一班,上班前必须先测体温、消毒、更换口罩,做好一人一档健康记录和台账,工人工作区域距离保证达到一米以上;工人在食堂用餐时,采用分餐制,不允许面对面扎堆吃饭。另外我们还专门设有隔离房,以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
为了帮助更多的企业尽早复工复产,泉阳镇园区管委会成立企业帮扶小组,积极深入企业检查指导,帮助企业申报复产复工手续,并根据每家企业的申报需求,统一采购买用来给工人测量体温的额温枪和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来源:安徽经济网
责编:鲍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