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防疫工作不能脱离法治轨道

时间:2020-02-23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42 次

砸桌、扇耳光、捆人,防疫工作不能脱离法治轨道

 

作者:熊志

 

   湖北孝感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结果麻将桌被防疫人员打砸,一人还被扇耳光。河南濮阳一村民因疫情防控期间不戴口罩,被工作人员用绳子捆在柱子上……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但是防疫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过火、暴力的行为,引发社会关注。事发后,两地均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出具了情况说明。

 

   类似的争议举动,让外界看到了基层防疫工作失范的一面。其实执法越界还远不仅体现于此,比如一些地区为了防止人员进出,直接封门;有不顾疫情聚众打牌的民众,被拉到街上游街示众。基层上演的类似过激防疫操作,在舆论聚焦之后,很快得到纠正。像孝感劝阻打麻将冲突事件中,乡长两次登门道歉。对粗暴过激的执法行为及时纠偏,是回应舆情,也是避免权力进一步脱轨。

 

    的确,在疫情特殊时期,民众有义务让渡部分自由,如要求居家隔离,限制出入,限制人群聚集等等。考虑到新冠肺炎的感染风险,对一些违反防疫工作要求的人员,在多次劝阻无效之后,采用比平时更严格的处理措施,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公共权力的扩张,执法范围的扩大,并非可以毫无节制。民众的一些基础性权利,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侵犯的。

 

   正好比劝阻打麻将事件中,很多批评者引用那句经典名言,私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它传递出来的朴素常识是,即便是在特殊时期,公共权力也不能随意地延伸到私人领地中,对民众的人身和财产权利造成伤害。

 

    这种提醒是相当必要的。尤其对一些地方而言,防疫执法工作不仅是矫枉过正,粗暴甚至滥用私刑的暴力执法,已经涉嫌违法违规,但在舆论聚焦之前,却被冠以“硬核”的标签,当做一种强有力的管控手段,或者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经验被推崇。

 

    方式不当,手段过激,对执法越界的不自知,让部分民众成为疫情治理的受害者。这种目的性很强的治理措施,在“有效”隔离病毒的同时,却也因为侵犯民众权利击穿法律底线,催生出新的“病毒”,让基层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人心,也影响防疫大局。

 

   越是特殊时期,越是考验社会治理的水平。我们看到,为了强化防疫治理,一些管控的权限不得不下放到平时没有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手上。从上述争议种种案例来看,这种下沉带来的执法权,能够造成巨大的伤害后果。它再次提醒依法防控的必要。

 

    其实于地方而言,疫情的防治,本身也是一场应对能力的大考,基层政府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放大解读。这些“硬核”过度的防疫手段,看似收获了奇效,事实上却暴露出执法者法律观念的淡薄。在徒耗资源和精力之外,还会导致公信力下降,让政府形象大为失分。

 

   正因如此,针对防疫工作中简单粗暴的执法越界举动,国家层面多次予以纠正。比如公安部在218日就再次强调,要“坚持依法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禁过度执法、粗暴执法。”这是对权力走偏现象的敲打,也是对特殊时期民众权利的依法捍卫。

 

   不管怎么说,疫情当前,防控工作不能脱离法治轨道。依法防疫,文明执法,守住民众权利的底线,才能早日战胜疫情。(熊志)


来源:光明网


责编:李雪    王曦

相关资讯

  • 以法赋能 护航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普法工作,紧密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及依法治区部署,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关键抓手,推动普法与政法主业深度融合,为平安乌达......[详细]

  • 五华区召开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 锚定目标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9月11日,中国共产党昆明市五华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2楼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详细]

  • 一抹市监“蓝”,守护昭通避暑游客“清凉一夏”​

    城乡信息参考网:“这里热,那里晒,还是昭通最凉快!”今年盛夏,当滚滚热浪席卷全国,多地纷纷陷入“烧烤模式”之际,昭通,这片位于乌蒙山区的广袤土地,却凭借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成为川渝游客避暑的首选之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