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水滴筹医院地推 得了利益损了公益

时间:2019-12-03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18 次

近日,一段卧底“水滴筹”视频登上微博热搜。水滴筹的地推人员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每单最高提成150元,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水滴筹称是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全面暂停线下服务,彻查违规行为。(121日据《新晚报》)

 

地推者绝不仅是如水滴筹回应中所言,只是帮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患者提供支持服务,而是搜寻、劝诱任何可能发展为“客户”的患者,帮其撰写故事文案,再教其转发获取流量和关注。这一切只是为了拿到提成。试问,这和推销有什么区别?

 

今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溢血众筹百万,结果被扒出家中有房有车,甚至连“术后护工费用”都算入了筹款目标中;今年7月,一男子被发现多次利用网上购买的虚假病例,在众筹平台发布个人求助信息及网络筹款,涉诈骗罪被公诉……不断出现的诈捐骗捐事件,极大地耗损了公众的信任感,给滚烫的爱心浇了一盆又一盆的冰水。

 

据相关报道,截至201812月底,水滴筹已经累计筹款金额超过120亿元,捐款人次超过4亿。可见,即便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但还是有很多人愿为生的希望勉力而为。这份纯粹的人间真情让人感动,更值得好好珍惜。

 

众筹平台的每一次敷衍审核,每一分善款被滥用,都是对爱心的亵渎和伤害。而且,如果求助信息是“揽”来的,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因为讲不出好故事,得不到平台青睐,或是“狼来了”效应,而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要看到,众筹平台不受慈善相关法规制约,主要靠平台的责任心和大众舆论去约束。但是,这种公益募捐的方式由于简单、便捷,发展极为迅速,资金量极其庞大,如果只听平台自说自话,恐怕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尽快落实明确的监管主体和强力的监督措施。

 

只有让爱心沐浴在阳光下,捐赠者才能安心,困难者才能受助,网络众筹才能良性发展下去,真正造福那些因病致贫亟需救助的人们。

 

 

红星新闻:水滴筹医院扫楼推广,莫让利益玷污了公益。

 

东方网:对于水滴筹的行为,要完善相应的监管办法,预防把公益做成生意。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编:李楠      王迅

相关资讯

  • 以法赋能 护航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普法工作,紧密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及依法治区部署,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关键抓手,推动普法与政法主业深度融合,为平安乌达......[详细]

  • 五华区召开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 锚定目标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9月11日,中国共产党昆明市五华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2楼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详细]

  • 一抹市监“蓝”,守护昭通避暑游客“清凉一夏”​

    城乡信息参考网:“这里热,那里晒,还是昭通最凉快!”今年盛夏,当滚滚热浪席卷全国,多地纷纷陷入“烧烤模式”之际,昭通,这片位于乌蒙山区的广袤土地,却凭借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成为川渝游客避暑的首选之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