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保护古村落 不仅留住乡愁 还能助农增收

时间:2019-08-26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84 次

时评|保护古村落 不仅留住乡愁 还能助农增收



 

      央广网北京82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作为承载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传统村落,如何留住乡愁?留住美丽?在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和高度重视、扶持下,近几年,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不仅留住了“美丽乡愁”,更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李长安认为,建设美丽乡村,有效地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村落,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保护古村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城市和农村的互惠发展问题。

 

李长安: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遗留下来的古村落数量不在少数。传统村落或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它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保护,许多古村落要么就是被毁掉,要么就是长期得不到修缮而破旧不堪,渐渐被人遗忘。

 

然而,古村落保护过程中,一些地方打着古村落开发的旗号,把古村落当成“摇钱树”,随意新建,破坏了村落的古貌。不少地方还存在古村落“重申报、轻保护”“重旅游开发、轻文化保护”,商业化过度等情况,导致古村落遭受“旅游性开发破坏”的威胁。自2014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这就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古村落的保护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入社会资本,灵活经营模式,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使农民增收。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古村落的保护不仅是一个个村落的保护,而是需要将村落放在大农村的背景来保护,通过保护古村来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城市和农村的互惠发展问题、传统传承与现代发展的问题等。

 

 

来源:央广网

 

责编:张书礼   李丹

相关资讯

  • 云南昆明五华区:共赴民族文化之约,点亮暑期多彩生活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15日傍晚,云南昆明五华区护国街道南屏步行街热闹非凡,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走秀活动在此火热开展,为市民和游客呈上一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盛宴,为暑期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作为“有一种叫云......[详细]

  • 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在伊宁举办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主办、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3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在新疆伊宁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部......[详细]

  • 阅读蔚然成风 文化浸润城乡

    城乡信息参考网 :近日,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分享会。年轻干部们围坐一堂,在书香氤氲中畅谈阅读感悟,碰撞思想火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