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 > 正文

暑期青少年上网安全不能松懈

时间:2019-08-0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63 次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早已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标配”,尤其是对于“00后”和“10后”来说,更是“带着鼠标出生”“伴着手机长大”。暑假期间,学校、老师的管理少了,青少年接触网络更加便捷、时间大幅增加,再加上自律不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得保护个人隐私,就更容易沉溺网络不能自拔,也极易遭受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的侵害。

 

    假期时间长,脱离了学校的时间规范,对青少年自律、家庭教育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一些家长坦言,一个学期在校四个多月,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良好生活作息、学习习惯,一个多月的假期就足以烟消云散,需要新学期重头来过。但其实家长也该认识到,接受教育的场所并不应局限于校园内,教育的职责也不能完全依赖教师。暑假期间,青少年之所以沉溺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也与家庭关爱的不足有关。“最好的学区房是书房”“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保护青少年暑期上网安全,首先需要家长提升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无网络不生活,自理并不意味着自律。暑期不做“网奴”,需要青少年强化自律。当前,青少年自理能力逐步提高,即便暑期没有人看护,基本也能做到吃得饱饿不着,但自理与自律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比如,在虚拟世界里,网络游戏交互性、沉浸感、娱乐化和竞技性强,而假期正是一些小学生组团“开黑”的“美好时光”,他们有大把的时间练手,在各种游戏角色中“称霸”,以至于沉溺网络游戏不可自拔,诱发网络成瘾问题。比如,青少年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在对网络世界探索中,内容识别过滤能力不足,也就容易被色情、凶杀、暴力等不良信息所诱导;另外,在网络虚拟世界的交流交往行为中,带入个人真实的身份信息甚至是隐私图片、视频等,还可能造成隐私泄露、身心伤害。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合理规划用网时间、安全用网、文明健康用网,在给予青少年用网自主权的同时,还要强化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都是青少年青睐的网络产品,这也给互联网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媒体报道显示,一些互联网企业陆续发起了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项目,通过和政府、高校、专家等多方协作,为孩子提供网络素养课程和有趣的学习工具,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建立科学健康的上网习惯,并加大了对视频、直播等内容的人工审查和技术过滤力度。这些互联网企业、经营者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值得复制推广,以为青少年健康的理想、信念、人格培养,提供更多符合主流文化价值、正能量的互联网产品,更好地呵护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上网安全还需通过强化制度设计来保驾护航。抬头电脑,低头手机,不管不顾,通宵游戏,已然成为不少青少年假期生活的真实写照。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等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系统关注,探索、优化、完善网络游戏管理体系,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青少年上网安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制度设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掌握安全用网常识,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青少年上网安全。(何鹏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李丹   王浩

相关资讯

  • “两山”理念如何重塑美丽中国

    城乡信息参考网: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现实,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当此之时,“生态文明”如中国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新的启示。“两山”理念从......[详细]

  • 眼见不一定为实 老年人要警惕AI陷阱

    城乡信息参考网:当下,AI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为生活带来便利,也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用来生成虚假信息,不少老年人被误导,甚至落入精心设计的诈骗圈套,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里容易“迷路”的群体。...[详细]

  •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最高法最新发文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裁判规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统一适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