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正文

广西凌云县 “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时间:2019-07-1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140 次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登上广西凌云县凌春有机茶园种植基地海拔1000多米的山头,薄雾萦绕在铺满茶树的山峦间,一株株茶树在晨风中舒展开嫩芽,富氧空气使人心旷神怡。

 

本报记者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朱柳蓉

 

加尤镇央里村的杜美英早早就背上茶篓上山采茶。我们村里10多户都靠这片茶叶子生活,来采茶一天能挣100多元到200,一个月采茶15,挣个两三千元没问题!”杜美英告诉记者。

 

央里村群众依赖的这片茶叶子”,便是凌云白毫茶。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毛而得名,是能适制绿、红、白、青、黄、黑六大茶类的全能茶树品种,如今已成为生态茶乡凌云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凌云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这一县情,凌云县用茶叶、油茶、桑叶三片叶子在石漠化片区间筑起生态防线,建设绿水青山,又将三片叶子做成富民支柱产业。

 

万崇尚是广西凌春投资集团董事长,又是凌云县泗城镇陇照村的党支部书记。种茶能够涵养水源、提升植被覆盖率,而且凌春有机茶园将杂草除掉放在茶树根部做肥料,最大程度保护了生态环境。万崇尚告诉记者。

 

近年来,凌云县围绕茶业强县发展思路,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扶持、茶旅融合、茶叶低产改造等方式,大力培植壮大茶叶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据统计,目前凌云县种植茶叶11.2万亩,去年产干茶5500,产值近5亿元。全县近5万人从事茶叶产业,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已有1.5万贫困人口通过茶产业实现脱贫。

 

走进下甲镇平怀村,6000多亩桑树沿公路两边连片种植,满眼翠绿,这便是凌云县生态致富的另一片叶子”——桑叶。平怀村里200多栋三四层的洋楼都是村民种桑养蚕赚回的桑蚕楼。远远望去,只见不少人家屋顶上都围着黑色网纱、盖着铁棚。村党支部书记郁再俭告诉记者:“这是养蚕房,平怀村几乎人人家里都养蚕,我们村卖鲜茧年收入近600万元,养蚕户人均收入可达7000元。

 

平怀村位于大石山深处,2002年以前,该村村民只能在石头窝窝里种植一点玉米、水稻,靠天吃饭,雨多饱一年,雨少饥一年。如今,依托一片桑叶,村民过上了幸福日子。

 

平怀的光温条件适合种桑养蚕,既可增加农民收入,种桑树还可改善生态环境。郁再俭说,平怀村产业发展没有水可以依赖,种桑养蚕给贫瘠的大石山区开辟了一条新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平怀村从光棍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带动了全县种桑养蚕业的发展,并于2011年被授予百色桑蚕村称号,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这条路当地农民把它叫做产业道路’,19公里,10多条分支路,延伸到油茶林的深处。逻楼镇党委书记游本文告诉记者。在逻楼镇林塘村,一条条产业道路盘桓在山间,使该村油茶产业发展马力强劲。林塘村有油茶7000余亩,户均近20亩。但多年来油茶树老化低产,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村民合作社对茶树进行低产改造,改造后一亩能增收800元到1000元。游本文说。

 

过去,凌云县的油茶种植属于粗放式管理,不少茶树因老化而产量低。为了打造好油茶这片致富金叶子”,该县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新造与低改结合,产业与扶贫相融,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鼓励企业、农民合作社投资和农民筹资筹劳参与油茶基地建设。油茶产业正加速成为凌云的优势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油茶林面积达27.1万亩,年产值近4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鲜荣生率队赴景德镇市学习考察城乡规划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是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主题街区,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要求,实现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详细]

  • 多国利率调整步调不一 全球资产格局酝酿重塑

    城乡信息参考网 : 纵观全球央行利率政策格局,“分化”无疑是核心关键词。例如,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降息的高声疾呼,美联储依旧“按兵不动”,已连续五次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在利率“八连降”后,......[详细]

  • 江苏为41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城乡信息参考网: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大多是没有固定工作的城乡居民以及低保、重残等困难人员,参保费用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构成。由于没有稳定收入,参保人员一旦出现经济困难很容易发生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