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密切联系群众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时间:2019-06-2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18 次

密切联系群众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袁勤华

 

4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中午一下飞机就转乘火车、汽车,一路走来,风尘仆仆,不辞辛劳,深入学校、农户,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等在一起,摆政策、算细账、聊变化、谋发展,体现了大国大党领袖的人民情怀。群众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众眼里才有多高。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坚决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尤为重要,它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也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少数地方、个别领域,脱离群众的现象仍然存在。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着力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要着力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为了谁,深刻体现着我们的初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坚决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就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一切为了群众,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一言一行践行初心,多干群众期盼、急需的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切实做到心中有群众、眼里有百姓。

 

二是着力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的信心所在。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1934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进行战略转移。为了隐蔽意图,避免敌机轰炸,红军战士连续多天架设临时浮桥,晚上渡河,早上再拆掉浮桥,不留痕迹。当时30万于都人民不仅与红军一心,共同保守秘密,还锯下家中的房梁、卸下门上的门板,倾尽木材,让红军用去搭浮桥。——这种一心,既是战争年代我们党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坚强依靠,也是当今我们国家任何时候不惧风浪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依靠。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依靠谁的思想,真正做到视群众为衣食父母、以群众为真正依靠,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切实做到想的是老百姓的贴心事,说的是老百姓的家常话,为民着想、为民办事,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始终依靠人民推动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三是着力解决好争取谁的问题。争取群众,是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前提。回首过往,从当年的打土豪、分田地,到如今的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只有凝聚起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团结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党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又要有成事的真本领,要勇于深入群众之中,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引导群众合理预期;要着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善于推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联动,既不断强化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又重视道德教化、涵养德润人心的氛围;要注意工作方法,倾听群众呼声、理解群众埋怨、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善沟通,多协商,努力将党委、政府改善民生的愿景转化为群众的愿望与期盼,集民智、聚民力、得民心。

 

四是着力解决好在一起的问题。在一起,既是方向,更是要求,其核心要义是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深刻阐明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和群众在一起,既要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又要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群众才会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在一起,是要求,也是我们防范油水关系、杜绝水火关系的关键,须臾不能忽视。

 

五是着力解决好在路上的问题。在路上,深刻体现着我们的恒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不停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党必须有在路上的执着,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成功做法转化为经常之举、长久之策,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如要健全教育机制,让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内心自觉,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要健全常态服务群众机制,积极搭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让党员干部更多面对面、实打实服务群众;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发扬民主作风,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要完善群众评议、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工作好不好,干部行不行,群众说了算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将指引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强化底线意识、忧患意识,坚决防范、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走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作者袁勤华为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