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曾轶可“维权”事件,批评的焦点不应模糊

时间:2019-06-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29 次

作者:任然

 

619日,北京边检就此前曾轶可称遭首都机场工作人员刁难一事发布通报。通报中称,曾某某不服从检查并两次近距离对民警拍照,干扰执法。随后,国家移民管理局转发通报并发声。目前,曾轶可已在微博中道歉。

 

牵涉到明星的事,总是格外引发关注。此事在曾轶可未发微博“维权”前,其实是很常见的一次纠纷,且最初边检直接批评教育后放行,也说明问题已经处理好。不想曾轶可对边检执法人员的态度不满,直接将事件“捅”到了微博。

 

就此,事情便发酵到多个层面。一来,曾轶可在未通过其他正常投诉渠道反映的情况下,贸然将事情挂到微博,鉴于其公众人物身份,有失妥当;二来,曾轶可在边检的反应,是否是过激,或者说被指控刁难的边检执法人员的相关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关于这一点,目前边检通告已经作出说明,曾轶可也已道歉,似乎争议已经停息。但公众心中的疑问仍在——两边存在一定出入的说法,是不是真得只是曾个人的一时“情绪化”?

 

再者,在边检拍照,事后还曝光边检工作人员的信息,是否合规?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有争议。比如,拍照的场地到底是在边检通道上还是在通道之外,性质或有不同;而公开边检执法人员个人信息到底该如何定性?这些其实都需要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说法。

 

从目前的发展结果来看,此事可以说是一个“维权”反被打脸的事。就曾轶可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而言,舆论要求她作出正面示范,是很正常的期待。公众人物的行为表现被放大,也是难免的。事实上,经此一役,无论执法部门是否继续追求曾的责任,其公众形象受到影响已是板上钉钉。

 

联系到此前也有类似的明星案例,不少围观网友自然将此事延伸到明星群体的素养问题。这些年,自带人设光环的明星因为生活中的“另一面”被曝光而遭遇星途滑铁卢的现象时有出现。在这个意义上,部分网友的嘲讽,未尝不能被看作是明星素养养成的一种倒逼。

 

不过,在一些具体事件中,公众对于明星个人的期待是一回事,如何理性对待他们在事件中所承担的责任又是另一回事。比如,此事中不少网友强调明星不该有特权,但退一步讲,若边检民警真存在执法尺度上的问题,明星作为普通公民,也应该有权利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能因为是明星,就一概认定“维权”是耍大牌、特权意识作祟。

 

事实上,如果只盯着明星的身份,而忽视其中具体的细节和争议,反倒容易导致事件的注意力失焦。毕竟,公众关注这样的事,要求明星做好表率,实际上是希望边检规则得到更多普及,也希望边检的执法规则能够更透明、公正,根本目的并非是为了严惩某个人。

 

更要看到,舆论的“不放过”,过于放大明星身份,很可能令事件的处理走向非理性的一面。一方面,舆论的过度施压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公权力介入,导致类似事件的处置尺度被模糊化;另一方面,明星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应该得体,但不应该形成一种“枪打出头鸟”的效应。

 

    说到底,此事不仅关乎一位明星的“维权”尺度,也涉及到执法规则的公平和透明问题,而后一方面更关系到公共利益。厘清这一点,此事更应该被当作一次普法的契机,而不是对明星个人的“围剿”。(任然)


来源:光明网


责编:张慧    王伟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