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 > 正文

疫苗、药品两法草案处罚力度再升级

时间:2019-04-2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452 次

疫苗管理法草案、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4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两部法律草案除了新增诸多内容外,都进一步加大了对“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回应初次审议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认定标准过于严格、补偿范围过于狭窄,应将不能排除是异常反应的也纳入补偿范围,并统一补偿标准”的意见,疫苗管理法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同时规定实施接种过程中或实施接种后出现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器官组织损伤等损害,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不能排除的,应当给予补偿。

 

疫苗管理法草案二审稿规定,对生产、销售假劣疫苗、申请疫苗注册提供虚假数据以及违反药品相关质量管理规范等违法行为,提高罚款额度。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的,除可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生产许可证外,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并处200万元以上150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50万元以上不足100万元的,并处5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为完善惩罚性赔偿规定,疫苗管理法草案二审稿明确:明知疫苗存在质量问题仍然销售、接种,造成受种者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种者或者其近亲属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也加大了处罚力度:对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提高罚款额度,可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落实处罚到人,对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增加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对依法不认为是犯罪或不构成犯罪的,增加可以给予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的规定。增加惩罚性赔偿,规定生产假药、劣药或明知是假药、劣药仍然销售,造成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者可以主张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药价虚高和供应短缺是药品领域的突出问题,为此,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增加规定: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监测,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调查,加强药品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维护药品价格秩序;国家实行短缺药品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国家鼓励短缺药品的研制和生产,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及原材料予以优先审评审批等。(记者张伟杰)


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丽娜      林夕

相关资讯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起实施

    城乡信息参考网:9月1日起,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将在全国正式实施,旧版标准将被替代。新国标进一步规范了电动自行......[详细]

  • 机票“退改签”诈骗花样多,旅游旺季需警惕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4日,海南省的万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其乘坐的航班因延误不能按时起飞,可以办理改签或理赔手续。在对方的一番诱导下,万女士下载了一款软件,并在对方的要......[详细]

  • 筑牢城乡发展法治防线,监管保障中心交出行政执法亮眼答卷

    城乡信息参考网:常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监管保障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政治引领、聚焦依法行政、强化行业指导,坚持“学法、执法、普法”一体推进,在规范化建设、执法质效提升、队伍作风建设等方面迈出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