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正文

长假去哪?不妨回趟老家

时间:2018-10-03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74 次



故乡就是一道风景。回归自然,体验“乡土中国”,是一个好选项

 

 国庆节长假要到了。朋友们见面打招呼用语“吃了吗”,悄然变成了“去哪玩”。是啊,好不容易休个长假,去哪儿呢?还真有点“幸福的烦恼”:知名景点、山水佳处,都想去,看山看海还不变成看人山人海?万一再堵路上,体验就更要打折扣喽。可是,家里待七天,又不甘心。世界这么大,都去看看了,就咱怕麻烦不去,这不因噎废食吗?

 

有没有既能幸福出游、又能减少麻烦的招呢?专家提出过不少建议,比如,加强游客流量预警,给大家一个避趋的参考;能不能错峰休假,一部分人先休,另一部分人后休,错一错,就把波峰错平些了……

 

我想提一个具体的建议:何不组织一趟回乡游呢?将去外地游玩改为回乡与父母一聚,将观赏异地风景变成呼吸乡土气息,来一次由外及内的回归。

 

“父母在,不远游”,这只能是一种历史记忆。不是安土重迁的农耕社会了,人的自由流动恰是现代经济的基石之一。然而,这不是放假了吗!回老家、看爹妈,应当成为节假日出行安排的选项之一。多陪陪家人,把工作快节奏暂时扔了,重新捡起故乡慢生活。为父母做顿饭,陪他们聊聊家常;和堂表亲谈谈在外见闻,回忆儿时趣事……孝亲是一种天伦之乐,叙旧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充电?

 

有人说,我是想回老家,可是孩子正值开眼界的时候,想多带他长长见识、看看风景。想法很好啊,故乡就是一道风景,回归自然,了解了解乡土中国,如何不能开阔眼界?

 

去乡村,回老家,可以让掠影式旅游变成沉浸式体验。走马观花式的旅行,给孩子记忆里留下的可能仅是地图上的那些地名;沉浸参与式生活,扩充的则是另一种社会阅历。带孩子去辨认植物,喂喂动物,多识草木鸟兽之名;一同摘摘果子,尝试参加一下田地劳作,体会体会“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直观感受一下,自己的父辈、祖辈,是怎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至今的,不要忘了本、忘了根……

 

李白有诗: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其实,应该有一些“却顾所来径”精神。请趁假期,去感悟故乡之美吧!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虚假短视频为何“紧盯”外卖小哥?

    城乡信息参考网:短视频平台上,一些营销账号紧盯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虚假摆拍,引发关注。在相关部门及平台的合力打击下,此类虚假视频却屡禁不止。专家认为,查办难、处罚轻是其原因。需要构建“监管-平台-行业......[详细]

  • 低估值叠加业绩向好 机构投资者密集买入中资券商H股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期,多只中资券商H股获得易方达基金、贝莱德等知名金融机构增持,引起市场关注。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走势向好,交投活跃,港股券商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年内累计涨幅超...[详细]

  • 舌尖美味做出亿级产值

    城乡信息参考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国,全世界近一半的果蔬产自中国。“可我国果蔬加工率却不及发达国家的1/5,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果蔬大量集中上市时,面对销售不及时导致的大量果蔬腐烂,人们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