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武汉黄陂:多彩非遗进乡村 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源动力

时间:2018-06-0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334 次



据人民网武汉6月9日电 黄陂泥塑、湖北大鼓、楚剧、剪纸、糖画……6月8日,“多彩非遗 美丽乡村”暨武汉市“三风”助推乡村振兴文化宣传展示活动,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花乡景区举行。活动现场,19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表演绝技,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

 

多彩非遗文化 添色黄陂美丽乡村

 

惟妙惟肖的手捏糖人、栩栩如生的泥塑、精致的手工龙灯……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19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搭台,各个拿出看家本领,吸引游客纷纷驻足观看。

 

“狮子眼睛上装了灯,晚上舞起来更生动,嘴里还能喷火。”朱兴吾是黄陂区前川街人,做了50年的高龙、滚龙、狮子、采莲船等传统特色产品,产品最远卖到了美国。

 

“农村富裕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们生产的这些产品不愁销。”朱兴吾说,为了保持古老的文化遗产和传承,如今他们祖孙三代人都在从事这一行。

 

黄陂区在传承弘扬非遗等传统文化方面,走出了颇具黄陂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黄陂是华中古邑、木兰故里,文化底蕴深厚、绚丽多彩,2261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流传着“木兰传说”的悠久故事,传承着经典楚剧、泥塑、剪纸等传统技艺,先后有《木兰传说》《湖北大鼓》两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黄陂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木兰传说”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忠孝勇节的精神内涵;从高家河铜锣技艺中,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精神;从经典楚剧中,听出了邻里和睦的美好传统价值观念。

 

同时,此次活动通过黄陂区乡村振兴直播间全程现场直播,专访黄陂泥塑等非遗传承人和乡贤代表,讲述他们坚守传统技艺、秉承传统家风家训的故事,让黄陂传统技艺走进大众视野,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

 

“乡风、家风、民风”助推乡村振兴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简称“三风”)是孕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精神基石。黄陂区委书记吴祖云表示,此次“三风”助推乡村振兴文化宣传展示活动仪式,让“多彩非遗”走进美丽乡村,融入“三风”建设和“三乡工程”,让非遗等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近年来,黄陂区壮大文化产业树立文明乡风,努力擦亮“木兰文化”“二程文化”“盘龙文化”三张有“根”的文化名片,精心定制大型民族舞剧《花木兰》等作品面向海内外推广,以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平台向全国重点推介盘龙文化,重建二程书院,形成“南城(盘龙文化)北山(木兰文化)中双凤(二程文化)”的文化格局,全方位展示黄陂“忠孝勇节”的魅力。

 

同时,挖掘文化遗产传承良好家风。黄陂历史文化名村众多,黄陂区积极加强民俗文化村建设,帮助各户村民梳理、书写“家风家训词”,让家中子女时时对照“耕读传家”;立足泥人王、高家河铜锣、杨家大湾手工榨油等“九佬十八匠”工艺,实施非遗传承“木兰英才培训计划”以传承劳动致富。

 

活动仪式上,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为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叶蔚璋佩戴绶带、市文化局党委书记马勋标为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黄陂区代表授牌、市区领导共同为黄陂区2017年度“最美家庭”颁奖。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探究上古汉语词汇的奥秘

    城乡信息参考网:上古汉语词汇是汉语最早阶段的词汇,时间跨度长,词汇系统重要而复杂。传统意义的上古汉语词汇,一般指先秦两汉的汉语词汇,根据先秦经典文献对其进行探讨,相关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先秦之前没有文......[详细]

  • 保障舞台安全不能仅靠演员“多加小心”

    城乡信息参考网:日前,某位曾在演出中因舞台机械装置突然后退而失足跌下舞台的知名歌手在社交媒体报平安,称身体状态良好、正在恢复之中,不少歌迷在慨叹有惊无险的同时,仍心有余悸。梳理一段时间以来的演出尤其是......[详细]

  • 超级英雄叙事的现代性危机

    城乡信息参考网:被影迷亲昵地称为“滚导”的詹姆斯·古恩所执导的“DC电影宇宙”(DCU)的开篇之作——新版《超人》上映。这部影片承载了华纳影业在超级英雄电影市场与迪士尼旗下的漫威电影展开“复仇之战”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