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正文

成昆铁路凉山境内考古发现200多座半地穴式房址 系四川首次集中发现

时间:2017-10-12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395 次


“现在在考古圈有一种观点,四川地区先秦时期古代民族不应当局限于巴蜀,事实上应是巴、蜀、邛三足鼎立的态势。”10月11日,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考古项目发布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苇说。作为该项目总负责人,去年至今年8月,区域内2万余平方米的考古发掘,让陈苇意识到,安宁河谷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且有一条前丝绸之路存在,或已在早期就已交流至云南。陈苇说,本次是安宁河流域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秦汉之际的长达2600年的生活场景画卷。商周时期的千座墓葬,或为川内同时期最大规模的发现。其中,200多座半地穴式房址为川内首次集中发现。这种新石器时代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房屋模式,不仅凸显了彼时较冷的天气,还勾勒出与横断山脉的交流;一根青铜权杖则指向一种猜想:彼时安宁河谷或已形成了独立于中央王朝的国家雏形;十多个石砭针的出土,或是国内首次发现,替古代中医针灸技术“说”了话。目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文博部门人员,完成了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内22处文物点的发掘,其余26处则留待下一阶段继续。其中遗存多数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秦汉之际,也有少量南诏时期和清代晚期遗存。期间,一种特别的遗存,在考古曾经挖掘出的立体场景里增添了一抹新色。因为“长”得像灰坑,它差点被认错。不一样的堆积颜色,柱洞及用火痕迹的发现,让陈苇意识到,半地穴式房址这种新石器时代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房屋模式,曾在这里存在过,面积多在10至20平方米。

 

责编:长弓  实习生 鲍群华

相关资讯

  • 把城市治理做细、做实、做优

    城乡信息参考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高歌猛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67%。回顾过去,我们主要走的是“建设先行、空间扩展”的路径:以土地要素转换、基础设施......[详细]

  • 破除认知误区 呵护脊柱健康

    城乡信息参考网:脊柱牵系全身机能,是人的“第二生命线”。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本报盘点了脊柱健康相关认知误区和常见的一些伤脊行为,并邀请医学专家分享呵护脊柱小妙招,让这条生命的“中轴线”更加挺拔......[详细]

  • 为求生存,燃油车悄然降价简配

    城乡信息参考网:面对新能源冲击,传统燃油车企业普遍开启“以价换量”模式。这些价格削减多数伴随着配置的精简,包括减少高级材质使用、简化娱乐系统、降低动力参数。这种减配背后隐藏着精明的计算,旨在维持基本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