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让电视剧行业的繁荣名副其实!

时间:2017-10-0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921 次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包含十四个条目,针对目前电视剧行业出现的新现象及新趋势,切实、全面指导行业趋于良性发展,形成电视剧生产、分配、销售等环节相互支撑的良性机制。

 

当下中国的电视剧产业不可谓不“繁荣”:年发行量居高不下,多种题材百花齐放,收看渠道趋于多元,多方资本进入行业。但剧集过长、内容注水、剧本抄袭、片酬畸形、播放量造假等乱象屡遭诟病,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高峰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中,老戏骨纷纷“痛批”行业弊端就是乱象的一个缩影:成龙痛批演员不敬业,冯小刚痛批演员耍大牌,张光北痛批频繁使用替身,张志坚痛批“小鲜肉”不背台词……激愤的声音折射出个体对不良态势无能为力的焦虑。有人评价电视剧行业“盛世其表,冰火其里”,《通知》的出台就是力图把表面繁荣转化为真正兴盛,可谓切中肯綮、恰逢其时。

 

从覆盖范围来看,《通知》在指导电视剧的同时也涉及了当下流行的综艺节目和网络剧的管理,弥补了监管的漏洞,以同一标准进行管理,并非捆住手脚,而是以底线思维树立边界。从产业流程来看,《通知》从创作、投入、管理、宣传、评论、人才培养等角度全方位地指导电视剧行业发展,以期出现环环相扣的健康链条,使投资的会投,表演的会演,制作的会做,写作的会写,观看的会看。

 

而《通知》落实于行动,既要靠相关部门的扶植、行业工作者的努力,也要靠观众的支持和监督。当下,在从业者和观众之中弥漫着一种泛娱乐化、去价值化的倾向。似乎电视作品的作用仅仅是劳碌之后的休闲,似乎没必要为电视剧加上文化的重担,似乎传播正能量、传递正确价值观就是站在制高点进行道德绑架。但光怪陆离的纯娱乐不过是一触即破的肥皂泡,单纯的感官刺激不等于精神愉悦。从根源上说,这种倾向背后是商品的逻辑——剧本和演员以价格为标准,社会、文化价值被化约为数字。长此以往,电视剧必然唯收视率、唯点击率是从,艺术评价的准绳将被简化、扁平化,最终,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的预言将成为悲伤的现实:人成为娱乐的附庸。

 

《通知》蕴含的理念正是要将群众的文娱需求和作品的思想高度统一起来。“在黄金时段安排播出重大革命历史、农村、少数民族、军事等题材电视剧”、“严禁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及“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评价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等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娱乐化、商品化倾向进行有力纠偏。

 

事实上,有口碑高质量的作品不胜枚举,近两年的《琅琊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北平无战事》、《白鹿原》等佳作都是最好的注脚。而反复播放的电视剧《西游记》、《康熙王朝》、《我爱我家》等历久弥新,为人们的怀旧情结找到了安放之所,其中更饱含观众渴望全新经典出现的急切愿望。不少优质电视剧甚至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国礼,伴随习近平主席出访走出国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说的那样“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希望整个电视剧行业能真正“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电视剧插上艺术和思想的翅膀,让电视剧行业健康成长!

 

来源:人民网


责编:杨丽

 

相关资讯

  • 当展览成为一张生宣,“写意”何为——评展览“三家门下转轮来”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年来,传统经典古画成为了热门IP,从《千里江山图》到《富春山居图》再到《清明上河图》等,它们不仅成为展览中的重磅嘉宾,更为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贡献了创作灵感和流量噱头。不容忽视的是,随......[详细]

  • AI时代艺术向何处去

    城乡信息参考网: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也成为艺术领域的创作媒介和参与者。艺术与科技的互构与共生最终都指向人类对“可能性”的永恒探索——科技提供实......[详细]

  • 精品化是微短剧创作的必由之路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就推动微短剧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方面进行解答并介绍正在制定的《微短剧管理办法》,为微短剧良性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