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 > 正文

让五千万人脱贫,不妨力推“改革扶贫”

时间:2016-10-18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392 次

“改革扶贫”的好处在于,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盘活闲置资源,改善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并且不需额外占用更多公共资源。

 

昨天,是第三个国家扶贫日。新华社播发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对各级党委政府机构提出了责任要求。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展示了我国减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减贫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承诺,将是造福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从现在到2020年底,还有不到5个年头,但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贫困人口达5575万人。这也意味着,从2016年起,我国平均每年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可能会面临可支配财力与实现减贫目标之间的紧张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当然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资金越多,减贫目标就越容易实现。中央和地方持续扩大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投入,是确保到2020年完成减贫目标的基本保障。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扶贫资金以及用于减贫目标的财政资金占比过大,可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刚性民生支出。

 

扶贫攻坚面临数量多、难度大、时间紧、易返贫等种种困难与挑战,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不妨大力推进“改革扶贫”。在一些贫困地区大胆进行改革试点,释放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力。

 

国庆长假前后,各地纷纷出台严厉的楼市限购政策,打击楼市泡沫。考察楼市泡沫形成的原因,其实无非是现在股市不振,投资实业不太赚钱,大量闲置资金在城市找不到更多可以购买的资产。

 

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却对城市资本流入存在种种限制条件。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农村耕地承包权流转改革,这些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过,改革始终没有真正触及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农村宅基地仍然是集体所有,只能在村民之间转让流通,不能卖给城里人。

 

有限制性条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交易,也让农民的宅基地卖不上价。同时,这也限制了城市资本流入乡村。比如,有的地区非常贫困,但是生态环境很好,非常适合发展养老或旅游业。外来资本要进行开发,建设各种养老、旅游度假设施,如果不去破坏生态,就需要征用当地村民的宅基地,而现行的制度又不允许村民将宅基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租赁农民的宅基地,存在非常大的违约风险。如果我们对此进行改革,通过妥善的安排,就可以让农民获得更高的资产收益,同时,资金下乡、项目下乡还能带动大量的就业。

 

“改革扶贫”并不仅仅包括农村土地改革,而是涉及诸多方面。“改革扶贫”的好处在于,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盘活闲置资源,改善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并且不需要额外占用更多的公共资源。

 

我们过去习惯于,在一些富裕、发达地区搞改革试点,给予更多改革突破的空间。面对未来几年减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这样的思路或许也应该改一改。在给贫困地区更多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不妨给予更多政策创新、改革试点的空间。

 

 

新京报社论


责编:三丰  长弓

相关资讯

  • 创新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妇女故事

    城乡信息参考网: 立足中国实际,深入总结中国妇女发展的生动实践,将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话语体系,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宝贵的中国智慧。在此过程中,加强国际传播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用世界......[详细]

  • 湖北省创新城乡教育共建格局 高标准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城乡信息参考网: 加强支持保障,构建政策供给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省教育大会就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作出部署安排,并将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纳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强县工程、省......[详细]

  • “两山”理念如何重塑美丽中国

    城乡信息参考网: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现实,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当此之时,“生态文明”如中国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新的启示。“两山”理念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