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免费学前教育迈出第一步,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5-10-0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362 次

免费学前教育迈出第一步,意味着什么(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我的孩子今年5岁,9月份刚上幼儿园大班,正巧赶上国家免除了大班孩子的保育教育费,真是幸运!免费学前教育迈出的这一步,意味着什么?

 

——人民网网友

 

发放育儿补贴、免除保育教育费……最近,一系列利好政策聚焦“养娃难”痛点,受到全社会尤其是年轻家长们的广泛关注。

 

先来看看一位网友晒出的账本:家有俩宝,老大秋季上大班,正好赶上新政策,原来每月要交500元,现在一年预计少花费近5000元。老二1岁多,一年能领到育儿补贴3600元。里里外外算下来,一年省下不少钱。

 

“一免一补,养娃压力轻了不少。”这位网友的切身体会,折射出近年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生育友好型社会加速建设的成果。

 

今年秋季学期起,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已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包含公办和民办,惠及约1200万孩子。

 

或许有人疑惑,一个月才免几百元,能起多大作用?

 

对许多家庭而言,免除费用后,育儿成本将有效降低,尤其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边远地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来说,更称得上雪中送炭——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教育公平。

 

每月几百元看似不多,但叠加人口基数后,是一笔不小的数额。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以政府投入的“加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的“减法”,体现的是把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的价值旨归。

 

目前,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同时指导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制定实施方案,督促地方落实补助资金。

 

免除大班保育教育费,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其背后是国家多年来一以贯之、持续加力的支持政策。一组数据,便是最直观的证明:

 

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2013年为862亿元,2023年增长到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比2013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

 

当下,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该怎么走?政策红利如何落地落细,真正转化为民生实惠?

 

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步有序、循序渐进。要算好一笔大账:未来几年大约会有多少孩子出生?需要多少幼儿园学位?城乡人口流动趋势如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能否负担得起?依据现实情况综合考量,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才能行稳致远。

 

让孩子们“能入园”“入好园”,让年轻人“愿生育”“敢生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绝非简单的“发福利”,而是让年轻一代感受到国家托举的力量,对未来更有信心。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近年来,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再到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一系列政策举措可谓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不断完善。

 

“投资于人”照见民生为大,政策协同释放叠加效应,这些政策生动反映出我国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持续精准施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的决心与努力。可以预见,一条生育友好之路正在铺就——这既是民生政策应有的温度,更是一个国家为未来蓄力的远见。丁雅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编:陈浩   林夕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下一篇:疑似公厕改宿舍,学校宿舍为什么总是“随心...

相关资讯

  • 免费学前教育迈出第一步,意味着什么

    城乡信息参考网: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近年来,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至20天不等......[详细]

  • 疑似公厕改宿舍,学校宿舍为什么总是“随心所欲”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有学生发布视频反映,他在湖南永州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就读,学校将原来的公共厕所改造成了宿舍供学生住宿,20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宿舍里是几个半敞开的厕所位。条件之差,令人惊诧。永......[详细]

  • 校园餐问题,要用透明回应质疑

    城乡信息参考网:9月15日,上海部分家长在社交媒体反映称孩子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因有异味被紧急撤掉,引发关注与讨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