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深耕十八载,物流从业者献策常州:“锚定奔牛枢纽,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新高地
”
城乡信息参考网电:十八年潜心调研,百万资金自费投入,常州一位深耕物流领域多年的从业者,聚焦本地物流发展潜力与优化方向,系统性梳理形成以奔牛为核心、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的系列发展构想,力求激活常州先天交通优势,助力本地物流产业提质升级。
常州地处“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核心区位,交通基础条件位居全国前列,却暂未充分转化为物流产业发展动能。该从业者经长期调研分析,认为核心原因在于本地物流发展缺乏明确的枢纽中心定位,长期以单一交通通道思维推进,过往三次交通相关发展定位未形成聚合效应——从“控东促南、联西拓北”布局,到常州港“通江达海”建设,再到港空双节点培育,数十年间各类交通节点多单一运作,缺乏足够战略纵深、仓储配套及立体交通协同支撑,未实现资源整合发力。
在其调研认知中,奔牛是常州承载物流枢纽功能的最优选择:奔牛与罗溪衔接区域集聚五大物流板块,涵盖3000亩可用土地、50万平方米室内仓储、50万平方米室外仓储及7条铁路专用线,“铁公水空”各类交通方式5公里范围内5分钟可达,另有2万亩土地可满足长远拓展需求;单就铁路货运而言,仅塑料粒子品类年到达量便达5万个车皮,对应货运费用15亿元、货物规模200亿元,现成产业基础扎实,却未在过往交通发展定位中重点布局,错失发展契机。
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需多维度精准谋划、协同推进。其一,立足统筹思维,以相关国家战略为指引,补齐水路物流短板,以运河集装箱业务为核心突破点,联动铁路、公路、航空实现无缝配套衔接——内河集装箱运输可降低约40%物流成本,是提升物流效率、压降流通成本的关键,“铁公水空”四维协同方能筑牢枢纽发展根基。其二,划定核心发展片区,运河以北、铁路以南、239省道以西、新孟河以东约1300亩区域,具备“铁公水空”无缝对接天然条件,核心临港区自带500米天然锚地,可快速落地码头基础业务,且首期100亩土地整理投入可控,发展可行性较高,发展模式可参考苏州白洋湾物流枢纽成熟经验。
其三,规划贯通奔牛至常州港的物流协同通道,串联常州港、综合保税区、空港、奔牛物流节点四大核心载体,整合通关查验等配套服务资源,推动“铁公水空”运输一体化与“河江海”联运一体化融合,构建长三角物流枢纽协同格局,助力本地枢纽经济发展。其四,联动行业优质资源激活物流流量,对接全球集装箱领域龙头企业与重点铁路货运专线资源,依托头部平台资源优势,放大常州物流运输距离短、效率优、成本可控的特色,推动本地物流从通道型向枢纽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其五,明确三层核心业务方向,以内河集装箱运输为基础、大众基础物资流通为支撑、本地八大专业市场为补充,以稳定业务规模夯实枢纽功能,以优质服务吸引物流流量集聚,实现业务与流量双向赋能。
该从业者表示,若明确奔牛常州物流核心枢纽定位,可充分释放常州先天区位与交通优势,加速推进交通中轴建设与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培育,枢纽功能越早成型,越能为常州产业发展赋能、为民生保障增效。此番发展构想,是其十八年深耕行业、百万资金投入调研的成果,更承载着助力常州物流产业跻身全国前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责编:茹冰 陈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