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信息参考网云南电 “这里热,那里晒,还是昭通最凉快!”今年盛夏,当滚滚热浪席卷全国,多地纷纷陷入“烧烤模式”之际,昭通,这片位于乌蒙山区的广袤土地,却凭借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成为川渝游客避暑的首选之地。
2025年7月,昭通市出台《游客到昭避暑旅游服务管理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措施》)。市市场监管局紧扣要求,聚焦“吃、住、游、玩、悦”关键环节,以市场监管“蓝”为底色,通过高标准监管、高水平保障、高效能服务,规范避暑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切实提升到昭避暑游客的“清凉一夏”体验。
头雁领航聚合力,厚植为民情怀
“爸爸,爸爸,那是爸爸!”晚上9点,昭通市省耕山水夜市街灯火通明,李阿姨带着小孙女挑选毛绒娃娃时,孩子突然指着远处一抹蓝色身影喊道。走近细看,正是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开展检查——他们逐一核查卫生状况、规范摊位摆放、排查安全隐患,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热闹的夜市中。
入夏以来,省耕山水夜市街因大量避暑游客聚集而格外热闹。为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安心”,昭阳区市场监管局采取科所联动模式,抽调60名工作人员轮班巡查,确保每晚有两组人员在重点区域值守,实时响应游客需求。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权益置于重要位置,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二十条措施》出台后,该局充分发挥“头雁”作用: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与要求,细化市场监管领域任务清单并印发工作提醒;赴昭阳区、鲁甸县等县区实地督导,推动市县乡三级联动,充实景区、热门夜市等重点区域监管力量,以 “全员动起来” 的姿态守护游客的 “清凉假期”。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烟火里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经营许可证要挂在醒目位置,必须亮证经营!”“大米、食用油都在有效期内吗?索证索票齐全吗?”“我们每周清点一次货品,近效期产品会单独标注提醒,进货时也都索要了供货商证件和票据!”清晨的阳光洒在农贸市场,执法人员左臂的“蓝盾”标志熠熠生辉,一场围绕“舌尖安全”的检查有序展开。
7月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干净、整洁、安全、放心”为目标,遵循“重点整治、常态管理、持续提升”原则,将旅游景区及周边、商业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农家乐、夜市摊点等游客集中区域列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大清理、大扫除、大整治”。针对“小餐饮、小摊贩”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逐一清理,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关键环节严格规范,全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3.26万家次,完成旅游食品安全专项抽检65批次且全部合格;同时持续强化风险宣传,发布食物中毒防控预警公告3期,制作并推广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片《守护》,引导消费者提升食品安全意识,让“舌尖上的安心”成为游客避暑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主动靠前用情服务暖人心
“同志,我在这家民宿住了10多天,一直是每天150元,今天老板突然要涨到每天260元……”外地游客王大姐向昭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焦急陈述。经了解,王大姐到昭后已在此民宿稳定入住,民宿老板的丈夫陈先生未与家人商量,单方面联系住户要求涨价。
执法人员迅速介入,现场核查后发现,民宿老板在得知情况后已第一时间向王大姐道歉,并明确表示继续按原价提供住宿。“谢谢你们!处理得太及时了,真是帮我省了钱,太暖心了!”王大姐的感激,正是市市场监管局“服务为先、监管为辅”工作转变的生动写照。
针对旅游旺季特点,市市场监管局以“明码标价、杜绝欺诈” 为核心,开展多项行动规范市场:对涨价幅度较大的酒店开展专项检查,强化价格约束;对美团、携程等网络平台酒店价格实施动态监控,确保线上定价合规;对昭阳区星级酒店挂牌价、公示价登记备案,实时跟踪对比严防随意涨价。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宾馆、酒店、民宿1039余家次,核查处置26家,下达行政告诫书7份,立案查处8件。
同时,该局积极引导经营者摒弃短期利益,树立 “留客” 理念,推动住宿价格平稳、服务提质;同步加强景区门票、旅游餐饮、旅游商品等领域价格监管,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行为;紧盯农贸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通过巡查与突击检查结合,严厉打击缺斤短两“鬼秤”等计量作弊行为,让游客“消费放心、出行安心”。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护航游客消费合法权益
“请问是12315吗?我要投诉!”下午5点,昭通市市场监督投诉举报中心电话响起,四川游客李先生的家人带着焦急的声音求助:此前通过在线平台预订了市区某酒店房间一258元 ,8月5日至7日入住,抵达后却被告知“系统故障导致订单未录入,房间已满”,一家人陷入 “无处落脚”的困境。
接到投诉后,投诉举报中心立即启动“快速处置”机制,将线索交办至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30分钟内抵达现场,一边安抚李先生情绪,一边核查情况——确认系酒店预订系统问题导致订单未处理后,当场对酒店开展批评教育,明确其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按约定履行义务”的规定,并要求立即解决住宿问题。最终,酒店为李先生一家安排同等档次房间并按原价收费,还诚恳道歉。从接诉到解决,全程仅用不到2小时,李先生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
今年暑期,市市场监管局构建涉旅投诉“快响应、快处置”机制,确保全国12315平台、消协智慧315平台、12345热线转办渠道高效畅通,实现“5分钟内响应,24小时内办结回复”。暑期以来,共接收涉旅投诉举报335 件,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2万元;同时在热门景区、大型酒店、特色街区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及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建设,已培育ODR企业149家,建立维权服务站2499个。此外,通过微信公众号、融媒体平台发布“清凉昭通,安心畅游”消费提示,覆盖住宿、餐饮、娱乐等领域,切实提升游客防范意识与维权能力,维护昭通旅游市场秩序与城市形象。
这个夏天,在昭通的大街小巷、景区酒店、夜市摊点,那抹忙碌的市监“蓝”从未缺席。他们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畅通维权渠道,以实际行动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守护每一位到昭避暑游客的“清凉一夏”,让“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成为昭通避暑旅游的鲜明标签。( 彭 燕 )
编辑:马文富
审核:安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