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女子照片被AI“一键脱衣”?严禁新技术被滥用作恶!

时间:2024-02-1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9546 次

【央广网评】女子照片被AI“一键脱衣”?严禁新技术被滥用作恶!

 

近日,广州一女子在地铁上的照片被AI“一键脱衣”,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关注。而与之类似,此前一网红特效合成师利用电脑后期制作,合成与某知名女星亲吻的影片并传播,也引发了热议。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普及以及各类AI软件的推广,“AI换脸”“AI合成照片、视频”等开始走红网络。这在增添了人们趣味、丰富大众观感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负面情况,乃至触及法律底线,引发纠纷。

 

就如广州地铁照事件,照片传播者就涉嫌侵犯了女子的个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而将照片传到网上的行为,则构成了“传播淫秽物品罪”等刑事犯罪。在法律之外,利用AI合成传播当事人照片,会对当事人的心理和情感造成巨大伤害。以利用AI合成与明星接吻视频为例,会让人误以为AI合成的内容为真,进而对明星本人产生不可预测的危害。

 

AI技术的应用本就有双刃剑效应,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娱乐大众,也容易被滥用乃至用于犯罪。例如,以互联网为媒介诱骗、胁迫未成年人进行“裸聊”或发送“裸照”“裸体视频”等方式,进行“猥亵”的行为,已经被检察机关认定为“隔空猥亵”,涉嫌犯罪。对于此类行为,当务之急是对不断涌现的各类AI合成类软件,严加监管和取缔。对不雅照片和视频的制造者、传播者依法处理,让更多人引以为戒,防止这类技术和软件的进一步滥用和传播,给社会造成更大危害。

 

对于AI合成技术运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加以规范引导。今年110日开始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就提出,“要对深度合成技术应用提出规范”,要“采取技术或者人工方式对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的输入数据和合成结果进行审核”等,对深度合成技术的使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规约。

 

但放诸长远,对于AI合成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尚缺乏完善、系统的法律加以规范引导,当前还需加紧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让更多从业者、使用者有法可依,堵上被不法分子滥用的法律漏洞。与此同时,对于当前时兴的软件,也要加强监管审查力度和执法惩戒力度,强化震慑效果,严防技术被滥用作恶,唯让科技向善、知法畏法,才能筑牢公众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线。(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和生)

 

来源:央广网


责编:陈辉    姚琳

相关资讯

  • 东南大学团队破译心脏发育密码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中胚层和内胚层器官原基的精确定位及形成机制成了困扰学界百年的“世纪难题”。如今,这一僵局被中国科学家打破。18日,东南大学林承棋、......[详细]

  •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着力点

    城乡信息参考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自1984年创立以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伴随互联......[详细]

  • 技术应“向善”而非“添堵”

    城乡信息参考网:新技术高歌猛进,值得欢呼,也启人思考。新技术本身或使用过程中有不完善之处,在推广使用时应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是“阻碍效应”。要注意防范某些新技术的使用反而造成不便。没有刷脸技术时,盲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