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 > 正文

研究认为 赤藓糖醇增加中风风险

时间:2025-08-2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521 次

    参考消息网821日报道 据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817日报道,赤藓糖醇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糖的优质替代品,无论从口感还是从健康角度来看。与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不同,它属于糖醇类,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在各种水果、蔬菜和发酵食品中都有微量存在。

    人工甜味剂的甜度通常是天然糖的数倍,而赤藓糖醇的甜度只有天然糖的约60%80%,因此既不会让人感觉过于甜腻,也没有任何“化学感”。而且每100克赤藓糖醇仅含20千卡热量,远低于天然糖的400千卡。

    难怪赤藓糖醇被广泛用于饮料、零食、烘焙和预制食品,以提供怡人的甜味。欧洲食品安全局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都认为这种物质是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指南中也只建议不要依靠人工甜味剂来控制体重。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赤藓糖醇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早在两年半前,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就指出,这种代糖会加剧血液凝结(促使血栓形成)并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项研究现在证实了这一怀疑,并且发现了更多问题。研究人员发现,赤藓糖醇会损害血脑屏障。其可能的后果是,中风风险增加。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上。

    血脑屏障是一道重要的保护屏障,它负责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交换并有选择地决定哪些物质可以进入大脑。潜在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应该被挡在外面,但这并不总是成功:酒精、尼古丁和海洛因都能穿过血脑屏障,各种病毒和细菌也是如此。某些疾病也会使屏障更容易被穿透,包括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或新冠肺炎。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让血脑屏障细胞暴露于赤藓糖醇中,其浓度相当于饮用市售该代糖饮料后体内所达到的浓度。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细胞损伤的连锁反应,可能使血栓更易形成并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这是中风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种代糖会引发氧化应激——细胞被自由基淹没,同时身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被削弱。自由基是不稳定的、高度活跃的分子,它们既是体内自然代谢的产物,也可以由环境因素产生。它们参与衰老过程,并可能促使多种疾病的发生。当自由基和自由基清除剂(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伤害的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会产生氧化应激。在实验中,这样的双重打击导致血脑屏障细胞功能受损,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赤藓糖醇还会影响血管调节血流的能力。健康的血管会在器官需要更多血液时扩张,需要较少血液时收缩。两种分子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一氧化氮(使血管舒张)和内皮素-1(使血管收缩)

    实验表明,赤藓糖醇会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同时增加内皮素-1的水平。这种不平衡导致血管收缩,可能使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这就会引发中风。

   更严重的是,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赤藓糖醇似乎还会干扰人体对抗血栓的防御机制。人体有一种保护机制,有时可以预防即将发生的中风。当血栓形成时,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会释放一种特定的酶,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这种酶可以通过分解血栓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来清除堵塞。在实验室测试中,赤藓糖醇阻断了这一重要保护机制。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仅基于实验室中分离细胞的实验。在这类实验中,永远无法排除细胞在脱离自然环境后可能表现出与在人体内不同的行为。因此科学家们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他们的发现。

    不过,现在就可以说的是,目前的实验室结果与早期观察性研究的发现一致。这些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赤藓糖醇的人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明显增加。(编译/焦宇)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三丰    林夕

相关资讯

  • 悄然走红的“养雌粉”,是养生新方还是健康陷阱?

    城乡信息参考网:最近,“养雌”的概念悄然走红,宣称可以改善经期不适、久备不怀、面色苍老、更年期不适等问题的“养雌粉”成了不少女性钟爱的食养产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苗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详细]

  • 体重管理,并没想象中那么难

    城乡信息参考网: 不久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发布的《成人健康体重管理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73%的受访者表达了体重管理期望,64%愿意付诸努力,真正行动......[详细]

  •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

    城乡信息参考网: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站,标志着暖风渐起,冷热交替,水汽增多,降雨频繁。此时,大地得到滋润,草木萌发新芽,万物复苏。人体与自然同步,需调整自身以适应气候变化。雨水养生的核心在于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