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磷石膏综合治理:一场点“渣”成金的绿色魔法实践

时间:2025-08-1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255 次

     编者按: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磷石膏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它可能成为城市建筑的“绿色筋骨”,可能化作农田沃土的“有机养分”,更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理念变革的生动注脚,引领更多地区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位于福泉市金山街道办事处杨家凹50亩的废弃矿坑,曾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城乡信息参考网贵州讯(新媒体记者梁洪鸣)磷石膏堆成的“白色山脉”曾是福泉市挥之不去的生态阴影,废弃矿坑如大地脸上的“狰狞伤疤”,默默诉说着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博弈困局。但就在这片土地上,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绿色革命正悄然上演——当科技的魔法棒触碰到磷石膏废渣,当创新的种子播撒进矿坑荒地,“生态包袱”竟化作了“绿色提款机”,演绎出“废渣生金、矿坑长银”的当代传奇。

 

治废解题,科技给废渣插上“重生翅膀”


     数据警报,被固废“绑架”的土地。每生产1吨磷酸就“吐”出4-5吨磷石膏,黔南州的磷化工产业像不知疲倦的“造山机”,年复一年堆积起占地千亩的“白色荒漠”。这些带着酸性重金属的废渣,一旦“溜”进土壤和河流,就会变成侵蚀生态的“隐形杀手”,如同悬在化工园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折射出工业发展的生态焦虑。


 


图为:福泉市人民政府在金山街道办杨家凹打造“磷石膏上的经济试验区”


     跨界联手,产学研织就“变废密网”。福泉市政府与哈尔滨国大环保、福泉桂源环保、黔铭宇生态环保等企业组成“固废攻坚联盟”。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像“炼金术士”般破解磷石膏的分子密码:通过纳米改性让废渣“改头换面”,符合一类工业废渣标准;调配出的土壤基质“体检报告”(GB15618-2018 标准)样样达标。


 

图为:第三方权威检测鉴定机构出具的“土壤、水质、固废、玉米”检测报告证明。


     检测见证,废渣的“身份逆袭”。20255月,经贵州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像“废渣身份证”:编号SY254252K1-101的样品,历经12项“严苛体检”(有机质、PH值等),完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6月的杨家凹检测数据更像“逆袭宣言”——PH值、总磷等指标“过五关斩六将”,完美叩开贵州土壤改性的大门。哈工大韩雪教授揭秘:“现在的磷石膏废渣,就像被施了‘变形咒’,掺进有机物料后成了改良土壤的‘万能补丁’,每年能撑起数十亿的绿色农业‘财富伞’。”

 

 

图为:昔日的废坑华丽蜕变,今日的良田绿意盎然。

 

“绿”而行,矿坑上演“荒野求生记”


     生态伤疤的“美容手术”。杨家凹50亩的废弃矿坑,曾是连野草都“嫌弃”的不毛之地。20253月,一场“矿坑整容手术”正式启动:改性矿渣混合泥土像“生态创可贴”层层敷在坑壁,玉米、大豆、花草的种子如“绿色先锋队”入驻荒地。如今站在矿坑边缘,只见昔日“秃头”深坑变身“花果山”,绿莹莹的花草间散发着“神奕”,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像金黄的“风铃”,连空气里都飘着作物生长的甜香。


    从“生态负债”到“财富密码”。黔铭宇公司的“魔术手”已填埋30万方矿坑,磷石膏改良后的经济“有机试验区”,珍稀树木撑开绿荫,特色花卉织就花毯,高产玉米“身高”比普通品种高出一头。更令人期待的是“矿坑变形计”的下一步:当百万方矿坑披上绿装,这里将变身为“福泉市磷石膏上的经济试验区”矿坑主题公园——游客可以在修复后的土地上采摘“矿坑玉米”,在研学基地看废渣如何 “七十二变”,让生态修复的成果变成村民口袋里的“旅游钞票”。

 




点渣成金,乡村振兴的“绿色提款机”


     试验田里的“生长竞赛”。杨家凹的庄稼地正在上演一场“生存PK赛”:磷石膏改性土壤里的玉米“腰杆笔直”,叶片绿得发亮,像喝饱了营养汤的绿色卫士,金黄的大豆像一颗颗璀璨的金色珍珠,散落在丰收的田野上,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而未改良的土地上,庄稼却“面黄肌瘦”,矮矮地蜷缩着。村民掐指一算:按这长势,八月丰收时,改性土壤的玉米亩产至少多收300斤,相当于每亩地多揣进600元“生态红包”。


    喜讯接憧而来,202581日,贵州黔铭宇生态环境有限公司送检的鲜玉米样品,经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数据报告显示:经检验,所检铅(以pb计)、镉(以Cd计)项目符合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


    从“生态包袱”到“致富密码”。杨家凹的“绿植基地”更像会“生态农场”,从贫瘠的废坑到有机良田的“贵族身份”。偏坡的“方格田”上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花卉,珍稀的中草药基地,亩产收益上万元的高产东北玉米与金黄大豆的成绩单,把过去“矿坑是负担”的老观念彻底颠覆。坪山村村民们拍着大腿乐呵:“以前看着矿坑发愁,现在瞅着改良的土地直想笑,这哪里是废渣,分明是撒在地里的‘绿色钞票’!”




 未来展望,绿色发展的“福泉答案”


    当磷石膏废渣在搅拌机里“跳着舞”变成有机土壤,当矿坑荒地在推土机下“翻个身”长出金果子,福泉市用实践写下一道发展方程式:工业固废与生态负担,而是待开发的“绿色矿藏”。下一步,“国家级磷石膏循环经济产业园”将像磁石般吸引新能源材料、生态农业等企业入驻,目标让95%的磷石膏“变废为宝”,撑起百亿级的绿色产业天空。

 

 

     编后语:这场“点渣成金”的实践,早已超越环保技术的范畴,成为发展理念的“转换器”。就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说的:“当废渣能盖楼、矿坑能生钱,谁还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福泉的故事证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从来不是单选题,而是可以双赢的多选题。”如今的磷石膏,正带着贵州智慧的温度,成为诠释“两山理论”的生动注脚,向全国抛去“如何让生态与经济共舞”的福泉答案。

 

 责编:三丰     茹冰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下一篇:东南大学团队破译心脏发育密码

相关资讯

  • 磷石膏综合治理:一场点“渣”成金的绿色魔法实践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磷石膏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它可能成为城市建筑的“绿色筋骨”,可能化作农田沃土的“有机养分”,更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理念变革的生动注脚,引领更多......[详细]

  • 东南大学团队破译心脏发育密码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中胚层和内胚层器官原基的精确定位及形成机制成了困扰学界百年的“世纪难题”。如今,这一僵局被中国科学家打破。18日,东南大学林承棋、......[详细]

  •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着力点

    城乡信息参考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自1984年创立以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伴随互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