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 > 正文

血虚与贫血一样吗?中医教你辨清体质对症补血

时间:2025-08-2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22 次

   818日是第8个中国贫血日,我国贫血总患病率约为20%,不同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尤其集中在孕产妇、婴幼儿及高龄老人群体。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有什么区别?中医如何调理贫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王跃进行了详细介绍。

   “贫血”是西医的疾病名称,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导致携氧能力下降,无法满足组织器官需氧量的一种综合征。核心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成年男性<120克每升、女性<110克每升、孕妇<100克每升。

    而中医认为的血虚,是指体内血液不足或血液功能减弱,导致脏腑、经络、组织失养。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脚麻木等。与西医的“组织器官缺氧”状态有相似之处。

   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两者都可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乏力、疲劳心悸等,两者均以机体供氧、营养不足或免疫衰弱等导致的虚弱状态为表现基础。

   “血虚≠贫血,贫血是数量概念,强调血红蛋白数量下降,而血虚是功能概念,更强调血液功能减弱,如血虚发热、血虚动风等。”王跃说,贫血患者大多存在中医血虚证,如肿瘤化疗后贫血,可伴有乏力、心悸等;但血虚患者却不一定贫血,如免疫神经衰弱患者符合血虚的中医辨证,血红蛋白数量却正常。

   中医认为,血虚多与“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相关——脾胃虚弱无法将食物转化为血液,肝肾不足则无法将精气转化为血液。中医进行辨证论治,通常按以下几种证型进行调理:

    其一为气血两虚型,常见于慢性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调理方案为补气生血,采用当归补血汤,即黄芪搭配当归,其中黄芪用量为当归的五倍,以此体现“气能生血”的理念。

   其二是脾胃虚弱型,多见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身形消瘦等。调理时需健脾养血,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砂仁)理气醒脾,搭配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增强补血效果。

    其三为肝肾阴虚型,常见于化疗后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为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等。调理方案为滋肾填精,采用左归丸(包含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龟板胶烊化等),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生血之功。

     还有一种是脾肾阳虚型,常见于肾性贫血或慢性贫血患者,症状有畏寒肢冷、夜尿频多、水肿等。调理需温阳养血,可使用右归丸(包含熟地、菟丝子、杜仲、鹿角胶烊化等),帮助阳气化生血液,温暖四肢百骸,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徐媛  聂甜)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陈浩    李娟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下一篇:入秋润燥 凉茶糖水喝起来

相关资讯

  • 血虚与贫血一样吗?中医教你辨清体质对症补血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18日是第8个中国贫血日,我国贫血总患病率约为20%,不同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尤其集中在孕产妇、婴幼儿及高龄老人群体。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有什么区别?中医如何调理贫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详细]

  • 入秋润燥 凉茶糖水喝起来

    城乡信息参考网: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的来临标志着暑热至此而止,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但处暑时节并不一定会立即凉爽,在南方很多地区,往往会有“秋老虎”的余威,天气依然炎热,但空气会逐渐变得干燥,早......[详细]

  • 研究认为 赤藓糖醇增加中风风险

    城乡信息参考网:据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8月17日报道,赤藓糖醇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糖的优质替代品,无论从口感还是从健康角度来看。与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不同,它属于糖醇类,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