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正文

厚植沃土强引擎 跑出产业“加速度”

时间:2024-01-0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8887 次



农家院落药香浓,道地药材晾晒忙。


    城乡信息参考网甘肃讯(特约通讯员 刘国庆)冬日,在红色圣地哈达铺,宕昌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药材飘香,从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从街头巷尾到药材交易市场,晾晒、分拣、加工、交易……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宕昌县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特色,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持续增强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产业“多元化”发展增收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三抓三促”行动中,宕昌县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以“村庄美、产业兴、乡风和、集体强”为内容,齐心协力谋发展,努力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用工作实绩实效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幸福。


 


   营商环境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 宕昌县下好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吸引经营主体“近悦远来”,正是当前强信心、稳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如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宕昌县以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瞄准一流敢闯敢为求突破,奋勇争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宕昌、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关键领域。近日,甘肃省扎玛汤阁牧业有限公司业务员来到宕昌县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与行政许可窗口,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个红彤彤的“企业开办礼包”,内含营业执照以及一套五枚的免费印章。“这套印章包括公司公章、财务章、发票章、法人章、合同章,按市场价要好几百元,这下全都省下来了。”面对实打实的优惠,公司将一面“心系百姓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市场监管局,并对窗口人员尽职尽责、热情高效的服务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快。”提及这件事儿,甘肃省扎玛汤阁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称赞,“这让我们企业在干事创业中感到舒心,有干劲。”


  市场准入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拓宽市场准入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宕昌县先后推进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改革落地, 企业开办时限持续压缩,新设企业登记注册实现零费用,经营主体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


   宕昌县深入实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聚焦药果菜畜菌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建设,统筹谋划部署,优化结构布局,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中药材、食用菌、高原夏菜、中锋养殖、畜牧养殖……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宕昌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农村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乡村振兴的动能更加强劲。今年,宕昌县投入衔接资金3.23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97项,标准化种植中药材25.5万亩,发展蔬菜3.5万亩、食用菌520万棒,养殖中蜂8.03万箱,出栏禽畜156万头(只);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孵化入驻市场主体231家,累计交易中药材6.1万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宕昌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继续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全力促进稳岗就业,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有力、成效良好。2023年,宕昌县输转劳动力8.24万人,创劳务收入22.8亿元,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25841.29亿元、“富民贷”1422167.79万元。

 

供稿单位: 宕昌县委宣传部


责编:茹冰    三丰

相关资讯

  • 九企业赴红河产业园考察交流 共探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9月11日,一场深化跨区域联动、推动产业招商合作的考察交流活动在云南能投红河综合保税区产业园与云南能投蒙自经开区产业园顺利开展。江西兵哥送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堃源带队,......[详细]

  • 金融活水润泽 中国制造向新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详细]

  • 票根经济,赛事“出圈”激活城乡消费新动能

    城乡信息参考网: 基于这一逻辑,那一张张票根串起的不仅是消费,更是文化。当游客因文化吸引力对赛事举办地展开深度探索,建立长久的情感连接,眼下的流量繁华,就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繁荣的“留量”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