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全国首例猥亵儿童教师被终身禁业 这个警钟得重敲!

时间:2022-11-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711 次

【央广网评】全国首例猥亵儿童教师被终身禁业 这个警钟得重敲!

 

    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一起猥亵儿童案一审依法开庭并当庭宣判,被告人王某某因犯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该案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以来全国首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依法宣告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的刑事案件。

 

     该案的宣判对于搭建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在整个社会层面起到了警示和监督教育作用,是净化校园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行动。

 

    织牢全社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治网,绝不容任何人侥幸以身试法。要保护好未成年人,必须先从最容易接触未成年人的家庭和学校做起,先要上好法治课、关好“法治防护门”。近年来,从《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禁涉性侵教职人员从业”的制度之网正在不断织紧织密,以将涉性侵教职人员及时剔除出教育行业。同时,全国多地已实施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多地已对涉性侵教职人员“终身禁业”动真格。就在全国首例猥亵儿童教师被判终身禁业当天,开封一名校车司机、连云港一培训机构教师也被判终身禁止从业。这一连串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严惩和震慑,也在社会层面敲响了师德警钟、法治警钟。

 

      这警钟敲得好,且必须重敲!此外,我们还要持续完善相关信息的登记、报告、查询、核查制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在全社会合力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立体屏障。让“大灰狼”永无“重操旧业”的“后门”,让未成年人更健康茁壮成长。(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胡辉)


来源:央广网


责编:王惠     李辉

相关资讯

  • 捐赠救灾物资走高速,该不该免收通行费?

    城乡信息参考网 : 千里迢迢去救灾,却被拦下收过路费,这让不少爱心人士倍感委屈、心寒,也不符合公众朴素的价值观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力量在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情于理于法,都不该对民间救灾车辆......[详细]

  • 云南鹤原(巧家)律师事务所开业 十年品牌深耕基层法治服务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9月27日,云南鹤原(巧家)律师事务所在昭通市巧家县举行开业典礼,巧家县司法局局长张庆辉、副局长赵盛韬,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股长刘廷科,昭通市律师协会代表,以及省内多家律师事务......[详细]

  • 以法赋能 护航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普法工作,紧密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及依法治区部署,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关键抓手,推动普法与政法主业深度融合,为平安乌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