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

时间:2022-11-17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878 次

      城乡信息参考网讯(特约通讯员 陈健生 宋蕾) 随着水稻收割工作的结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把稻秸秆打捆回收,实现变废为宝,以每亩地200多元的价格,直接“变现”卖给客户,让秸秆成为增加职工收入的“香饽饽”。


 


    1115日,在二团二连职工韩明俊收割后的稻田里,一台秸秆打捆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经回收后的秸秆变成一个个方形的草墩,有序码放在田地里,待拉运后集中收储。

 

    二团二连职工韩明俊说:“今年,我种了73亩水稻,收入17万多元。现在又将稻草打包,估计能卖1.6万多元。”


 


    二团把秸秆打捆回收作为一项经济环保,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又能帮助职工增收致富的利民举措。二团各水稻种植连队抢抓入冬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开足马力打包稻秸秆,回收循环利用。

 

     二团农机职工周亮说:“一亩地能打2530个包,一个打包机工作一天能打2000多个包。”

 

     二团因地制宜做好引导,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政策。通过打包打捆,解决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私自焚烧的问题,从源头上“根治”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病根”,改善人居环境。

 

    二团二连连长生小玉说:“我们连队稻草打包回收主要作为饲草,用于牲畜越冬草料,还有一少部分职工将稻秸秆粉碎后,用作养殖食用菌的原料,也有职工加工成草帘子捆扎小树苗,确保安全越冬。”


 


    二团将秸秆回收贮藏,解决养殖户秋冬季饲草饲料短缺难题,有效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二团还积极推广秸秆饲料化养殖技术和秸秆饲料化的利用,有效推动节粮型养殖,减少粮食消耗,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了广大养殖户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二团一连职工邵书玲说:“我养了1300多只羊,每年都要10多万元,储备400多亩地稻秸秆,羊过冬饲料有保障,我的心也踏实。”

 

同时,二团通过种养结合,使秸秆“过腹”还田,既提高土壤肥力,又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今年,二团种植水稻1.8万多亩,稻秸秆回收率达100%。仅此一项,增收经济收入400多万元。

 

供稿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责编:林夕     王惠

相关资讯

  • 多地密集推出“好房子”建设地方细则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提供更多满足群众改善型需求的“好房子”。...[详细]

  •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

    城乡信息参考网: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减税降费能够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有助于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减税降费可......[详细]

  • 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

    城乡信息参考网: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要服务于高标准农田的高效利用。一方面,强基固本,练就种好“饭碗田”的真本领。在“田成方、地成块、渠相通、路相连”的有利条件下,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种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