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

时间:2022-11-17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897 次

      城乡信息参考网讯(特约通讯员 陈健生 宋蕾) 随着水稻收割工作的结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把稻秸秆打捆回收,实现变废为宝,以每亩地200多元的价格,直接“变现”卖给客户,让秸秆成为增加职工收入的“香饽饽”。


 


    1115日,在二团二连职工韩明俊收割后的稻田里,一台秸秆打捆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经回收后的秸秆变成一个个方形的草墩,有序码放在田地里,待拉运后集中收储。

 

    二团二连职工韩明俊说:“今年,我种了73亩水稻,收入17万多元。现在又将稻草打包,估计能卖1.6万多元。”


 


    二团把秸秆打捆回收作为一项经济环保,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又能帮助职工增收致富的利民举措。二团各水稻种植连队抢抓入冬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开足马力打包稻秸秆,回收循环利用。

 

     二团农机职工周亮说:“一亩地能打2530个包,一个打包机工作一天能打2000多个包。”

 

     二团因地制宜做好引导,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政策。通过打包打捆,解决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私自焚烧的问题,从源头上“根治”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病根”,改善人居环境。

 

    二团二连连长生小玉说:“我们连队稻草打包回收主要作为饲草,用于牲畜越冬草料,还有一少部分职工将稻秸秆粉碎后,用作养殖食用菌的原料,也有职工加工成草帘子捆扎小树苗,确保安全越冬。”


 


    二团将秸秆回收贮藏,解决养殖户秋冬季饲草饲料短缺难题,有效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二团还积极推广秸秆饲料化养殖技术和秸秆饲料化的利用,有效推动节粮型养殖,减少粮食消耗,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了广大养殖户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二团一连职工邵书玲说:“我养了1300多只羊,每年都要10多万元,储备400多亩地稻秸秆,羊过冬饲料有保障,我的心也踏实。”

 

同时,二团通过种养结合,使秸秆“过腹”还田,既提高土壤肥力,又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今年,二团种植水稻1.8万多亩,稻秸秆回收率达100%。仅此一项,增收经济收入400多万元。

 

供稿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责编:林夕     王惠

相关资讯

  • 打造“七强七力”党建品牌 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创新实践

    城乡信息参考网:广东联通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制度制定、锻强队伍素质、建强组织基础,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广东联通落地落实。...[详细]

  • 儿童需要真心贴心之作

    城乡信息参考网: 当前中国艺术界专为低龄段儿童创作并受到他们喜爱的作品还不算多。据统计,我国0到14岁少年儿童人口目前有2亿多。这个数量庞大群体的健康成长,需要能够同他们的成长过程形成准确对应的众多艺......[详细]

  • 推动中国法学方法论创新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方法论创新则是其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