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抓住痛点和看点,反腐剧才会精彩

时间:2016-09-05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040 次

我们的荧幕从来不会拒绝优秀的反腐剧。正在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剧《人民检察官》,开播以来创收视佳绩,坊间渐成追剧热潮。

 

当反腐剧再度脱敏,并成为公众热议的一部分,这事实上已完成了一次常识的重申,那就是反腐从来都不只是专业斗士与腐败分子的较量,让公众从反腐涉案剧中了解检察官,支持检察事业,体现的是全社会皆可用参与、触摸的方式感知反腐,捍卫尊严。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此艺术诉求,也就畅通了现实反腐路径。

 

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推进反腐,既拍“苍蝇”,又打“老虎”,不管是副省级,还是副国级,没有“铁帽子”,也不存在“刑不上大夫”,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反腐伴随着力度的深化,也早已不是体系内的事情,而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带着这样一种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折射到我们今天的反腐题材文艺创作,也必然要大力突破传统的套路和窠臼,走出一条扎根现实、直面政治、无愧于历史的新路。《人民检察官》之所以出彩,正是该剧既不回避政治发展和改革的宏大叙事,又直视腐败分子的“阿喀琉斯之踵”,通过检察官的办案,为我们展示一项“隐秘而伟大”的事业。

 

这其中,体现了该剧主创在政治方向上把握的精准。十几年前,反腐是文学创作的热土,然而在2004年,广电总局突然下文对反腐和涉案剧进行整顿,理由是“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这就说明我们的编剧也好,导演也罢,包括制作方,没有把握好方向。要明白的是,反腐剧和一味追求票房的偶像剧、言情剧之类,有很大区别。在追求角色鲜活、情节动人之前,首先不能背离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不想教条地要求反腐剧一定要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但至少可以让百姓更明白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易,让我们看到贪官污吏、蠹虫硕鼠们的魑魅魍魉,起到一个传递能量、警示提醒的作用。在这方面,《人民检察官》的回归,作了表率。

 

另外,纵观该剧,情节尺度拿捏得非常到位。反腐剧“复活”,对于“尺度”二字的把控是一大亮点,故事展开,既要规避“藏着掖着”的办案方式及贪腐手段,又不能把办案中一些不适合公开的情节完全向社会展示,既要将人物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不能太过讲感情戏、对手戏。台词不能浮夸,还要接地气,情节要深刻打动人心,又得代表民声民意。让公众360度看清反腐,着实不易。从本剧的收视率来看,该剧起码满足了公众对反腐剧的心理预期。

 

最后,演员的角色塑造也为本剧增光添彩。本剧中三大主角于震、于荣光和殷桃的表演,可以说“锁”住了观众,拍活了一个可亲、可敬、可触、可感的检察官形象,也塑造了一个世故圆滑、满腹心机的大阴谋家。角色上的传神,让观众看到了腐败的本质,也要看到反腐的本质;看到现实社会阴暗面,也看到法纪利剑劈出的“云开天”。抓住此痛点和看点,反腐剧也就有了魂和力。

 

     来源 :检查日报

   责编:张琳曦  晓宇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