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让更多主旋律电影走向“新主流”

时间:2021-10-1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664 次

作者:周闻韬

 

这个国庆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电影持续引发观影热潮和广大观众积极评价。截至5日晚,今年国庆档票房已突破40亿元。近年来,众多主旋律影片以精深的主题表达、精湛的艺术表现、精良的技术制作,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其“出圈”越来越强烈地表明,主旋律电影已经成为“新主流”。

 

以讲述抗美援朝历史的电影《长津湖》为例,影片饱蘸情感,传达出中国人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憎爱分明,对于责任、信仰的坚定不移。影片中,刚刚失去了大儿子,二儿子又要立即上前线保家卫国,伍家爹娘目送儿千里归队一幕令人动容;“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冰天雪地、枪林弹雨中,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树立起的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和不朽荣耀。影片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观众产生了情感共振,不仅刷新国庆档影片单日的票房纪录,也在同档期影片中占据排片占比、观影人次、上座率等多项数据第一。

 

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属于同一系列的《我和我的父辈》,以代际为章,讲述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及未来世界4个不同时期为背景的故事,影片聚焦个体与家庭的关系,从家庭伦理出发,勾画时代精神谱系,呼应“家国情怀”这一中国人特别看重的主题。一位豆瓣网友评价称:前辈们的奋斗史,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从国庆档电影市场票房屡创新高中我们看到,主旋律电影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获得越来越热烈的市场反馈,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红色经典正在成为兼顾艺术和市场的“新主流”大片。“新主流”电影因其具有的集体记忆、精神共振、家国情怀等显著特征,正成为电影市场各个档期的中坚力量。

 

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日益兴盛,客观上要求传统主旋律电影锐意创新,走出一望而知的讲述套路。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回归电影本体,回归市场,回归艺术规律。这类电影专注于技术赋能、传递中国式情感、类型化创作、市场化运作,这些改变使影片在票房上不断攀高,口碑上广受赞誉。

 

主旋律电影发展得好,不仅能促进中国电影的整体进步,还能推动电影人的自我完善和升级。期待以更多普通人的视角,讲述更动人的中国故事,散发更璀璨的时代光辉,让更多观众赏心悦目、心潮澎湃。(周闻韬)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编:林夏    钟静

相关资讯

  • 当展览成为一张生宣,“写意”何为——评展览“三家门下转轮来”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年来,传统经典古画成为了热门IP,从《千里江山图》到《富春山居图》再到《清明上河图》等,它们不仅成为展览中的重磅嘉宾,更为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贡献了创作灵感和流量噱头。不容忽视的是,随......[详细]

  • AI时代艺术向何处去

    城乡信息参考网: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也成为艺术领域的创作媒介和参与者。艺术与科技的互构与共生最终都指向人类对“可能性”的永恒探索——科技提供实......[详细]

  • 精品化是微短剧创作的必由之路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就推动微短剧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方面进行解答并介绍正在制定的《微短剧管理办法》,为微短剧良性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