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正文

微信上的食品安全流言能治吗

时间:2016-09-02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153 次

最近和朋友聊天,朋友开始吐槽他70岁的老妈,说自从老太太学会玩微信以后,就天天给他发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视频或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比如《惊,粗大的黄瓜不能吃,吃了等于服毒》《小心,市面上出现治癌西红柿,问清产地再买》《樱桃剧毒,千万别榨汁》《毒中之王的蔬菜竟然是——》等等,这些视频很多还是出自一些正规的地方电视台,有记者深入市场调查,还有专家帮忙佐证,让人不敢不信。弄得老太太整天一惊一乍的,什么都不敢吃,什么都不敢买,原本正常的生活都给搅乱了。

 

笔者对朋友的吐槽深有感触,在笔者的微信群里也有这么几位专门爱发这种信息的亲友,开始的时候被这类标题吸引了,还进去看看,可时间一长,就生出了逆反心理,都几十岁的人了,一直活得挺好,看了这些玩意儿都快被整辟谷了,算了吧,爱咋咋地。

 

我虽然想得开,可家里人未必想得开,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想不开,学会了上网,又玩上了时髦的微信,自我感觉已经跟上时代的脚步了,但关心的内容无外乎还是食品的安全和家人的健康,所以每天就是盯着这些内容看,弄得神神叨叨的,买回来的蔬菜水果不敢吃,能翻来覆去看上半天,再夸张一点就干脆自己做起“科学室验”来了。这还能不能好好过日子了?

 

微信上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泛滥,真假难辨,一方面是标题做得耸人听闻,一方面是内容无法分辨。动辄某某专家、某某研究所、某某老中医、某某三甲医院的主任,这些人真的存在过吗?不知道。这些人说的话靠谱吗?不知道。反正糊弄科学素养不高的普通老百姓足够了。

 

作为媒体人,对别的问题没有研究不敢多嘴,但对微信这种自媒体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真实与否并不是评价微信内容好坏的标准,传播力才是。所谓传播力,就是那些“10+”。哪怕事后再道歉、再打脸,反正当时的“10+”是到手了。就像当初赵薇新片起用“台独”演员戴立忍引发风波时,有微信公号文章指斥赵薇是共济会,对他人使用巫术一样,赵薇是不是共济会,是不是巫婆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的“10+”。此类关于食品安全的微信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说得对不对、科学不科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关心、有人传播。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与别的问题不一样,它事关人身健康,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只求“10+”而不顾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话,那很可能造成社会恐慌。特别是一些以正规报纸、电视台为依托的微信公号,有时就是把一些在地方台、生活类节目做的内容加工一下,弄上一个惊人的标题,就变成公号内容,这类内容对人们的影响力更大,人们更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媒体、网络,变成了微信,但并不是所有的自媒体都能够承担起媒体的责任,似是而非、夸大其词,甚至是直接造谣,也是自媒体相当普遍的毛病。那么谁来管理这些问题呢?特别是像食品安全这种对社会稳定、人心安宁具有重要作用的话题?

 

辟谣,辟不过来,辟谣的速度根本追不上造谣的速度;封号,没有足够的理由;强调自媒体责任,在当前自媒体大战的背景下太过奢侈。我们似乎已经陷入了治理困境。这个时候能做的应该是政府与民众的协作。对政府来讲,辟谣是必须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媒体理应与流言较量,让人们在将信将疑时,选择向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寻找答案。

 

对公众来讲,自媒体时代,尤其需要提升媒介素养。自媒体给了街头流言传播的渠道和机会,口口相传的流言,插上了网络的翅膀,成几何式传播,公众的媒体素养就在于分辨媒体,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信息,而不是还停留在传播小道消息的水平上。

 

来源:法制日报

 

责编:张峰   唐敏

 

 


上一篇:长沙市岳麓区举办“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纪...
下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相关资讯

  • 坚定信念跟党走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城乡信息参考网:3月29日下午,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一师塔里木中学第一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学校校领导、法治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少先队员代表、中队辅导员代表等160人参会。...[详细]

  • 九团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救援演练

    城乡信息参考网:为进一步增强森林火灾的应对处置能力,提升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月2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九团在10连(小微创业园)开展森林草原防灭......[详细]

  • 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城乡信息参考网:社会保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为做好社保宣传工作,帮助参保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月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九团社保所工作人员在群众法制大培训课堂上开展集中宣讲。 针对群众比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