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如何欣赏中世纪艺术?

时间:2021-02-27 | 作者:未知  | 来源: 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26 次



      中世纪在西方艺术史上是个特殊的时期,它夹在提倡艺术与美的古希腊、罗马时期和大师辈出的文艺复兴之间。如今在西方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中,中世纪艺术品的馆厅中,人们总是匆匆带过,大家来看展的目的也大多奔着古希腊、古罗马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而来。这让中世纪的艺术可谓非常尴尬,以现代人的标准中世纪的艺术作品总让人感觉有点奇怪,怎么看都感觉不太美观,更别提欣赏了。


      如今大众对于中世纪这段历史时期体会不深,这些遗留下来的艺术品便是挖掘当时时代样貌与人们精神归宿的至宝。中世纪虽被后世称为黑暗,但是其作品却蕴藏了很多信息,我们如果想要理解其中的信息,就需要有权威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解读。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博士温迪·A·斯坦所写的《如何读懂中世纪艺术》,正是通过众多中世纪精品画作来解读作品中遗留的艺术密码,书中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38件著名藏品为主,揭示了中世纪艺术品在视觉和概念上的丰富性。


     在本书开篇的引言上,作者就写道:“中世纪的艺术是讲故事的艺术。”简明扼要地点出了中世纪艺术品最核心的价值。中世纪是一个人为标注的时代,它的范围被人们大致限定在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灭亡起到公元十五或十六世纪融入文艺复兴而结束。这期间中世纪的艺术品往往并不复杂,但其制作往往使用金光灿灿的金子、色泽鲜艳的珐琅、名贵的象牙等珍贵材料,内容基本上都是有关圣经中的故事或形象,也可见当时整个中世纪人们对于宗教的狂热和尊敬。


     中世纪欧洲人的主体是消灭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民族,当时的日耳曼民族,文化落后信仰不一,各个小邦国之间战争频繁,欧洲大陆物质匮乏,难以建立起有效的农业生产系统,人们的困苦无法排解,便将目标移到了内心精神层面。


     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期”,识字率非常低,文化更是无从谈起,恶劣的生活以及短视的发展策略,让通过文字来传播思想的过程非常艰难。于是大量叙事性的插画就孕育而生。基于普及性和实用性,这一时期的画作,以现在的审美来看其实谈不上什么美感。但当我们把问题放回到那个时代来看,我们就能理解当时的艺术家创作作品的焦点并不在于审美上,而是为了突出用画辅助民众了解故事情节的需求,服务于那个时期的历史使命。


     虽说中世纪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这本《如何解读中世纪艺术》,具体地从那时的美学价值、故事的表现力、代表情绪的线条以及核心故事中体验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共鸣。(胡月)


来源:北京晚报


责编:李丹    王茹

相关资讯

  • 当展览成为一张生宣,“写意”何为——评展览“三家门下转轮来”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年来,传统经典古画成为了热门IP,从《千里江山图》到《富春山居图》再到《清明上河图》等,它们不仅成为展览中的重磅嘉宾,更为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贡献了创作灵感和流量噱头。不容忽视的是,随......[详细]

  • AI时代艺术向何处去

    城乡信息参考网: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也成为艺术领域的创作媒介和参与者。艺术与科技的互构与共生最终都指向人类对“可能性”的永恒探索——科技提供实......[详细]

  • 精品化是微短剧创作的必由之路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就推动微短剧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方面进行解答并介绍正在制定的《微短剧管理办法》,为微短剧良性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