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正文

勤俭教育,要入脑入心形成自觉

时间:2020-10-18 | 作者:未知  | 来源: 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53 次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培养青少年厉行节俭的习惯,对于建构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传承中华民族的勤俭美德至关重要。

 

新一代青少年出生于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普遍缺乏对物质短缺的感受、缺少对节约观念的认知,对于勤俭持家没有切身的体悟。加之不良消费文化对于过度消费的误导和勤俭教育在家庭中的失语,耳濡目染中,青少年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如此一来,学校食堂内,尽管张贴有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海报,依然有不少学生将没吃完的餐食随手倒入垃圾桶。

 

如何把勤俭美德的培育融入日常教育,营造崇尚勤俭的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特别是如何将勤俭内化为广大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动一番脑筋的。

 

要让广大青少年知道,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面对长辈关于勤俭的教导,很多青少年不解、排斥。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俭,约也,是在讲人的自我节制。倡导节俭修身,讲人的内在修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勤俭节约,于物质匮乏时适用、于物质丰富时一样适用。

 

要让广大青少年知道,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惜物养德。爱惜粮食意味着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珍视,意味着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和感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对于儿童勤俭的教育,都是旨在教导儿童珍惜资源,物尽其用、敬物惜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然而,粮食安全问题一刻也不能放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全社会要汇聚合力,帮助青少年建立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身教胜于言传,各方面应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于家庭,家长要做表率,从一箪、一瓢做起,懂得珍惜、心怀敬畏;于商家,要倡导理性消费、健康消费;于媒体,要通过宣传与引导,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自觉。

 

对青少年开展勤俭教育,不仅要体现于言传中,更要渗透于身教内;不仅要让教育成果入脑,更要入心;不仅要将其作为行动要求,更要成为价值自觉。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不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编:李丹    王楠

相关资讯

  • 鲜荣生率队赴景德镇市学习考察城乡规划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是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主题街区,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要求,实现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详细]

  • 多国利率调整步调不一 全球资产格局酝酿重塑

    城乡信息参考网 : 纵观全球央行利率政策格局,“分化”无疑是核心关键词。例如,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降息的高声疾呼,美联储依旧“按兵不动”,已连续五次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在利率“八连降”后,......[详细]

  • 江苏为41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城乡信息参考网: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大多是没有固定工作的城乡居民以及低保、重残等困难人员,参保费用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构成。由于没有稳定收入,参保人员一旦出现经济困难很容易发生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