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清查冒名顶替只是完成了找回公义的第一步

时间:2020-06-2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40 次

作者:李一陵

 

山东冠县冒名顶替事件曝光后,有媒体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内,山东省内高校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对此,山东省教育厅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正在查询、汇总总体的清查数据和情况。同时,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由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进行彻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坚决维护教育公平正义。

 

早前在湖南、河南等都也出现过冒名顶替现象,但是数量并不多,山东出现数以百计的冒名顶替事件着实令人震惊。每一个数字背后,恐怕都是一段辛酸、不堪回首的故事。一个人冒名顶替成功,往往也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的命运被无端、非法改变。242起冒名顶替背后,就是242个“被偷走的人生”。所以有人说,冒名顶替是所有舞弊行为中性质最恶劣的一点都不为过。

 

17年前被冒名顶替的王娜娜为例,今年5月,她终于顺利从洛阳理工学院毕业,拿到了毕业证书,圆了本该在17年前就该实现的大学梦。但王娜娜入学时已经34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已经无法安然地享受大学生活。在圆了大学梦之后,却又因为超龄无法报考教师编制。两年前,她将顶替者、涉事的两所学校等告上法庭,要求他们承担相应责任、做出赔偿,可是两年多过去了,法院还没有开庭。

 

山东省排查前述冒名顶替者的工作或开始于2018年,并非冠县冒名顶替事件发生之后才开展这项工作,其实是主动清理历史遗留问题的主动作为。发现问题后,相关人员的学历(学位)已经被依法依规撤销,这一行动迈出了维护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冒名顶替性质最为恶劣,背后的腐败链条也更长,成功操作一次冒名顶替,往往需要伪造身份、户籍,非法获取录取通知书、学籍档案,通过高校入学审查,背后是一连串违法违规或失职失查行为。而且,背后所涉及的腐败,远远超出了教育系统的范围。

 

只有深挖冒名顶替背后的权力腐败链条,把当年的幕后指使者、操作者以及非法中介机构一起揪出来,严肃追究背后的失职渎职、违法犯罪等行为,才是对公众的满意交代。此次,山东明确由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进行彻查,显然有利于更深入、全面、彻底地调查。当然,公众对这次调查的期待,也不再仅仅是撤销相关人员的学历(学位)这么简单。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被冒名顶替的身份可以找回,被偷走的命运却再也找不回了。不管如何严惩冒名顶替者、如何严肃违法违规人员,都换不回曾经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被顶替者也应该得到应有的补偿。比如,恢复被顶替者的入学资格,要求冒名顶替者道歉、赔偿。目前,山东冠县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受害者陈春秀已经委托律师依法向顶替者进行起诉,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王娜娜早在两年多前就开始了法律维权之路,可惜的是进展并不顺利。

 

因此,我们更要呼吁,畅通维权之路,积极支持被顶替者提出的合理合法诉求。只有这样,才算完成了找回教育公平正义的全部环节,才能找回被践踏的公平正义的尊严。否则,正义就一直在路上,没有真正抵达。(李一陵)


来源:光明网


责编:祝海洋   林夕

相关资讯

  • 以法赋能 护航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普法工作,紧密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及依法治区部署,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关键抓手,推动普法与政法主业深度融合,为平安乌达......[详细]

  • 五华区召开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 锚定目标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9月11日,中国共产党昆明市五华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2楼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详细]

  • 一抹市监“蓝”,守护昭通避暑游客“清凉一夏”​

    城乡信息参考网:“这里热,那里晒,还是昭通最凉快!”今年盛夏,当滚滚热浪席卷全国,多地纷纷陷入“烧烤模式”之际,昭通,这片位于乌蒙山区的广袤土地,却凭借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成为川渝游客避暑的首选之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