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农民工市民化有四大好处

时间:2020-04-2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102 次

农民工市民化有四大好处,怎么做?涉及“住有所居”,专家这样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展现出了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那么,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如何稳中向好?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重大潜力是什么?一起来听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独家解答。

 

 

 

杨伟民: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很大潜力来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杨伟民表示,经济增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条件:

 

一是,要有干活的人;

 

二是,有吸引劳动力就业的产业,能够保障劳动力资源充分就业;

 

三是,有消费这些产业的市场;

 

四是,有支撑消费力的群体,而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充分释放上述四个增长条件,具有很大的潜力来带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杨伟民认为,农民工市民化一是有利于灾后人口红利;

 

二是,有利于保障产业链的安全性,农民工是制造业的主力军,农民工如果不能落户,就很难形成主力军队伍,成为大国工匠;

 

三是,有利于形成庞大市场,3亿左右农民工的消费实际一直没有被激发出来,如果农民工市民化就会迅速地壮大国内的消费市场;

 

四是,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如果农民工能在城市自由落户,就会相对固定自己的终生职业,有利于增加收入,有利于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不仅有利于扩大市场,解决中国消费的增长问题,而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农民工市民化应该怎么干?杨伟民建议四个方向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涉及很多方面的重大改革,对于如何落实农民工市民化,杨伟民认为:

 

一是把城镇化改为城市化;

 

二是,改革户籍制度,可以根据经常居住地来划分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农民工的经常居住地已经不是农村了,是在城市,那么城市政府就应该让他们享有常住地城市所有的权利,即和原来城市户籍人口一样的待遇;

 

三是,加快住房制度的改革,通过制度设计,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就业的城市住有所居的问题;

 

四是,加快用地结构的调整,面向农民工建设安居工程,要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

 

杨伟民:高房价对实体经济、对科技创新的伤害是极大的

 

     杨伟民认为,加快用地结构的调整,从长远来看必须控制房价,有的城市现在房价收入比是25年,也就是说不吃不喝25年才能买一房子,这种高房价对实体经济、对科技创新的伤害是极大的。

 

    要控制房价,一方面要控制投资需求,另外要控制用地或控制居住用地的价格。要控制居住用地的价格就必须要扩大城市居住用地的比例,一个地区的房价和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有很大的关系,扩大居住用地的主要来源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杨伟民表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改革试点范围应该有所扩大,扩大到所有住房短缺的一二线城市,并允许用于建设租赁房、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等。住宅用地多主体的供给可以拉低房价,这是解决农民工住有所居的一个关键所在。(资料来源: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网


责编:李雪    祝海洋

相关资讯

  • 多地密集推出“好房子”建设地方细则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提供更多满足群众改善型需求的“好房子”。...[详细]

  •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

    城乡信息参考网: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减税降费能够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有助于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减税降费可......[详细]

  • 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

    城乡信息参考网: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要服务于高标准农田的高效利用。一方面,强基固本,练就种好“饭碗田”的真本领。在“田成方、地成块、渠相通、路相连”的有利条件下,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种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