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抗击疫情,互联网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时间:2020-02-0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237 次


     “春节三件事:吃饭睡觉网上聊”,这是东北农村一位村干部宣传居家隔离抗击疫情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互联网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重要作用。

 

     其实,互联网不仅陪伴人们度过隔离期,它在抗击疫情方面能发挥的作用还很多。创新为先、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业态,已经成为全社会抗击疫情的“神助攻”和生力军。

 

     在信息公开层面,互联网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疫情信息数据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争取到了公众的更多信任;另一方面,疫区在互联网公开物资需求信息,也打通了物资捐赠渠道,节约了周转时间,提升了使用效率。

 

     疫情蔓延过程中,快手、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陆续拨出款项捐给疫区,铁路12306、滴滴、美团、携程、淘票票等多家平台启动无手续费退票服务,经济上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也体现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担当。

 

     为避免人群聚集交叉感染风险,丁香医生、好大夫、阿里健康等11家在线问诊平台联合搜狗搜索,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线上问诊服务;知网、有道精品课、腾讯教育免费开通线上知识服务……应对疫情过程中互联网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印证了线上社会服务的广阔空间,也实现了远程线上办公的探索。

 

     在肺炎确诊病例数字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互联网为恐慌压抑的公众提供了情绪出口。河南老人拒绝外孙上门走亲戚,各地村支书的疫情防护花式广播,网友在线云监工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网友们从防疫日常生活就地取材,通过网络对话评论,碰撞出新的火花,缓解了病毒传播引起的恐慌,释放了隔离居家的压抑情绪。

 

    充满创造力的互联网,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应以改进社会服务为目标持续创新,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业态,一方面发挥信息基础设施的“硬件”作用,为抗击疫情提供多样化服务,另一方面发挥精神心理抚慰的“软件”作用,以多样化文化产品转移公众注意力,舒缓社会心理压力。

 

大约20年前,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曾在社会上带起一波“网络生存测试”活动的热潮,在测试互联网服务能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发展。如今在疫情面前全民面临网络生存,互联网有望发挥更大作用,这对互联网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相信,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中国互联网,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  (郭艳慧)


来源:半月谈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国资央企三级规划体系首次以制度形式明确建立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45号)(以下简称《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办法》首次以制度形式明确建立国资......[详细]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城乡信息参考网:“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婚丧喜庆的监督,我们村党员干部带头签署移风易俗倡议书,推动移风易俗,如今婚丧喜庆简办新办成为新风尚。”...[详细]

  • 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

    城乡信息参考网: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靠的是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靠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分层分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