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正文

用发展眼光看“35岁现象”

时间:2019-12-20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66 次

准备跳槽,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招聘门槛设置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想再拼拼,无奈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不如从前……遭遇“35岁现象”,让不少打拼多年的白领倍感压力。如何纾解职业困境、更好成就自我?本期大家谈我们刊发三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索职业发展之道。

 

——编者

 

畅通职业发展渠道

 

35岁现象”表面上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困境,从深层次来看,也和职场生态、社会舆论等外部环境分不开。

 

在充满变化的时代,未雨绸缪不失为明智之举。但除了个人端正心态、自觉加强学习外,也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形成合力,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要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抓好落实,创造更为公平的就业机会,也要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制度化、规范法、长期化,开拓更多职业发展渠道。用人单位需在激励和培训机制上下功夫,帮助员工纾解职场焦虑。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放大职业焦虑。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面向未来,一整套人才培养机制必将为更多人实现人生出彩提供广阔空间。(作者:王鹏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勇于走出“舒适区”

 

发展心理学认为,35岁属于成年早期(2040岁)的后段。在成年早期,个体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但人的生理机能却从30岁左右的巅峰期开始下滑。生理上的变化叠加家庭和职场角色的转变,赶上知识技能快速迭代,让很多人在35岁左右出现职业焦虑,不难理解。

 

优胜劣汰向来是职场常态。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补齐能力素质短板。现实中,不少人面对困难挑战选择逃避,完成工作抱着“差不多”心理,职业道路越走越窄。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就应以久久为功的努力来强化专业素养,延伸能力的边界;也应勇于走出“舒适区”,正视自身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职场成功没有捷径可走,焦虑烦恼不如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35岁前后正值人生大好年华,摆正心态、持续学习、用心付出,就不难突破职业瓶颈,创造更多价值。(作者:许庆林 北京泰来猎头咨询事务所合伙人)

 

保持终身学习的姿态

 

身处信息化时代,知识、技能以及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迭代,对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35岁左右的职员,还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难免会遇到本领恐慌。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职场要求。这一点,我在基层法院工作,深有体会。

 

当前,司法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对更好司法服务的期待与日俱增。在一线从事法律工作,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要求。比如,在新领域新业态出现了一系列新型违法犯罪和民事纠纷案件,又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化工具在司法环节的深度应用,等等。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在倒逼司法从业者构建匹配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素质。

 

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不间断地充电,才能持续地释放能量。终身学习不仅是突破职场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每个人应该培养的生活方式。(作者:刘永集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李欣   王楠

 

相关资讯

  • 赫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多举措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  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城乡信息参考网: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得好,不仅能改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促进资源循环,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文明。一是赫章县住建局督促各乡(镇、街道)、城区环卫公司及垃圾转运公司及时清收转运生活垃圾,......[详细]

  • 烘干厂里看夏收

    城乡信息参考网:见到源鼎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时,他正指挥着工人帮忙,将一台卡车上满载的稻谷卸入烘干机。张杰告诉记者,今年7月3日“开机”以来,公司已烘干了近2000吨稻谷。最忙时,全部6台烘干......[详细]

  • 信贷资金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城乡信息参考网 :今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丰收。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250斤左右,比去年足足高出约百斤。更让我安心的是,夏收前一个月,农业发展银行就联合枣庄市金丰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上门勘查,不仅签下保底收购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