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洗歌”劣行 得靠制度根除

时间:2019-10-2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30 次

    9月底,一首名为《孤芳自赏》的歌曲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突然走红。很快,不少网友便发现这首所谓的原创作品,与国外某乐队的《Something just like this》高度重合。换言之,《孤芳自赏》不过是《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的汉化版而已。

 

翻译下歌词、改两处旋律,一首新歌就这么创作完毕。对时下的某些音乐人来说,创作就是这么简单。只需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就能老歌当新作、翻唱当原创,甚至用这些山寨玩意儿到市场上圈一笔钱来。除了音乐创作,类似的现象在文学、电影、学术等领域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实,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互联网时代,抄袭容易,识别抄袭,更加简单。洗歌也好,洗稿也罢,只要你的东西早有出处、来源,就不可能找不到抄袭的铁证。但即便如此,抄袭之事还时有发生,又是为何?

 

说到底,抄袭好发现,惩戒却不易。一方面,对于抄袭的界定,目前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标准,很多时候都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另一方面,侵权诉讼的过程长、成本高,也导致很多原创者的维权意愿并不强烈。如此一来,抄袭者愈加有恃无恐,搞乱了市场秩序,也阻塞了好作品新作品的流通渠道。

 

    对抄袭“零容忍”,是任何创作都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在这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关键的治本之策。因此,法律法规要持续优化,执法监管要不断加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使抄袭空间越来越小、创作氛围更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


责编:李雪   王莉

相关资讯

  • 云南昆明五华区:共赴民族文化之约,点亮暑期多彩生活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15日傍晚,云南昆明五华区护国街道南屏步行街热闹非凡,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走秀活动在此火热开展,为市民和游客呈上一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盛宴,为暑期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作为“有一种叫云......[详细]

  • 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在伊宁举办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主办、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3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在新疆伊宁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部......[详细]

  • 阅读蔚然成风 文化浸润城乡

    城乡信息参考网 :近日,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分享会。年轻干部们围坐一堂,在书香氤氲中畅谈阅读感悟,碰撞思想火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