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 > 正文

机器不会取代人 人机协作成主流

时间:2019-08-26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138 次

    全球机器人基础与前沿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未来的机器人将走向何方?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各国专家畅所欲言。专家认为,未来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中,人机协作将成为主流,机器人将会越来越懂得如何与人类交流,它们将成为人类的好伙伴。

 

说起高科技的自动化生产线,人们往往会想到“无人工厂”。但在机器人行业的专家眼里,未来工厂并不是无人的,而是机器人与人类和谐共处。

 

“协作机器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无论是制造业、仓储业、医疗业还是其他什么行业,未来一定是机器人和人们一起工作。”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杰夫·伯恩斯坦恩认为,未来的公司或者国家,选择完全的自动化来替代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不可能释放最大潜力,一定要二者合作。“我们需要更高程度自动化,但不是完全无人化。人机协作将在‘未来工厂’中发挥关键作用。”ABB(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前进也赞同杰夫的看法。

 

机器人替人干活,会不会提高工人失业率?“不会!在美国,我们发现机器人增加,并没有导致失业率上升。”杰夫·伯恩斯坦恩介绍,这是因为机器人会取代旧工作岗位,但会增加更多新的工作岗位。

 

去年,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2018年未来就业报告》称,目前人类承担了全球71%的工作任务,而到2025年,机器承担的工作将超过人类。该报告预测,到2022年,机器人会取代7500万个工作机会,但是会创造1.33亿个新的岗位。

 

当然,人们不能坐等新工作岗位从天上掉下来,他们需要经过培训才能胜任新岗位。“自动化与机器人正在帮助全世界创造工作岗位,但我们也必须让劳动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很多人缺乏相应技能,需要到社区大学或者职业学校进行培训。”杰夫·伯恩斯坦恩说。

 

无人驾驶是目前大热的机器人发展领域之一。这与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兴起而取得了显著进步的人工智能技术息息相关。布局无人驾驶的企业有很多,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依然是阻碍其应用的瓶颈之一。

 

“无人驾驶车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要有可检测的自我感知,二是要有可理解的驾驶决策。”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所研究部主任克里斯蒂安·劳吉尔说,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人类驾驶员共享道路,而人类驾驶员的决策有很大不确定性。为了交通安全,无人驾驶汽车不仅需要了解自己,还需要了解行驶在它旁边道路上的人类汽车司机。

 

    “将来,肯定会有真正的社会服务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关键是机器人与人类要有深度交互,现在只有基本交互。”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王志东表示,要让未来机器人超越工具属性,就需要机器人能与人类更好地互动交流,“群体机器人学习、个性化交互,都会改变机器人的发展,个性化的机器人可能成为新趋势。”(记者 佘惠敏)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李丹   张守望

相关资讯

  • 假期预订的民宿去不成了 定金能退吗?

    城乡信息参考网:不少人会提前订好民宿,方便假期出行,但如果行程有变,需要退订民宿,已经交的定金能退吗?...[详细]

  • 旱涝来袭,看种粮人如何“龙口夺粮”?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4日,农业农村部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调度视频会后,记者再次连线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河南省周口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等地种粮大户,详细了解当地灾情及抗灾情况...[详细]

  • 入职签合同,当心劳动合同“被化名”

    城乡信息参考网:实践中,有用人单位选择用劳务合同实践协议等替代劳动合同,其核心动机通常在于规避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和成本。该案中,用人单位企图通过签订实践协议否认劳动关系,在被法院认定存在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