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明晰全要素生产率的三个基本问题

时间:2019-07-1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73 次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此,需明晰全要素生产率是什么、是多少、如何提这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基本问题是是什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生产率测算手册》中,将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所有投入要素对产出增长贡献的一种能力。在经济增长领域,全要素生产率是判断经济体的增长质量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三层含义:一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二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我们强调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质上指的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处于较高的经济发展阶段,越是要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深刻认识现阶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战略意义。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是多少。当前关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贡献率的测算结果差异较大。对此,需在国家层面规范统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发布工作,为未来在相关规划中定量化设置全要素生产率目标做好准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全要素生产率是多少的问题。建议适当借鉴OECD的《生产率测算手册》,在国家层面构建一套既可与国际对标、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标准。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在个别条件成熟的省市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第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提。在掌握全要素生产率是什么”“是多少之后,需要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如何提的问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分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两大路径。技术进步包括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我国而言,目前主要是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在前沿科技领域开展颠覆性创新,同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则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改善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入手。解决全要素生产率如何提的问题,还可选择若干个体现全要素生产率内涵但又区别于目前GDP导向的可量化指标,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进行分解,构成一个指标体系,以此为抓手,更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朱承亮 李平)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助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详细]

  • “旅行者腹泻”用药有讲究

    城乡信息参考网:又到一年国庆长假,大家在放松身心、享受旅行的同时,也要警惕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比如,有些人平时都好好的,一出门就爱闹肚子,这是怎么回事?今天,药师带您了解旅行者腹泻的那些事儿。...[详细]

  • 别让育儿假成“纸面福利”

    城乡信息参考网:育儿假是好事,但落实不了就只是“纸面福利”。推动育儿假的落地,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逐步提升人们对这一假期的知晓度和接受度。此外,不妨通过一些典型维权案例的宣传,展现育儿假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