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 > 正文

动物如何适应太空环境

时间:2019-04-2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87 次

动物如何适应太空环境

NASA对空间站小鼠进行详细分析

 

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杂志11日发表了一项动物行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首次对在国际空间站(ISS)参与“啮齿动物栖息地”的小鼠进行了详细分析。该动物研究有助于了解长时间暴露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会对人类产生何种影响。

 

在一次相对小鼠寿命而言时间较长(17天至33天)的任务中,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埃普里尔·隆卡及其同事,对国际空间站上的20只雌性小鼠(16周和32周大)进行了视频拍摄,并在地面建立了匹配对照组。

 

此次分析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动物是如何适应太空环境的。这些研究发现可能会影响动物实验的结果解读,而动物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对长期太空飞行的反应。

 

NASA研究人员发现,空间站小鼠表现出各种种属型行为,包括摄食、给自己理毛、挤在一起以及社交互动。在整个实验期间它们都很活跃好动,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占领了整个栖息地。研究结束时,其健康状况全部良好,且体重与地面对照组类似。

 

在升空后的7天至10天内,较年轻的小鼠会出现绕栖息地四壁跑圈的独特行为,并很快演变成一种协调的集体运动。出现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小鼠将运动视作一种奖赏活动、一种应激反应,或是对内耳平衡系统的刺激,因为不运动时内耳平衡系统的部分结构无法在微重力下接收外部信号。不过科学家认为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王娟   程丽

相关资讯

  • 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城乡信息参考网:交通运输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环节和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领域改革持续深化,交通运输市场体系不......[详细]

  • 夜经济从“暑期热”烧到“四季旺”

    城乡信息参考网:专家认为,发展夜经济是推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目前多方正加大合力,着重提升高品质夜间产品供给,扩展夜经济空间,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让夜经济从“暑期热”延伸为“四季旺......[详细]

  • 今日北京天桥,风采更胜当年

    城乡信息参考网:提起北京天桥,不独北京人家喻户晓,外地人也知道个子丑寅卯——京味小说、京味电影,哪个里面缺得了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