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 > 正文

安徽界首86岁老教师捐300万成立助学基金会

时间:2018-08-16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381 次



据人民网合肥8月16日电(记者 李阔 实习生 叶传增)在安徽省界首市,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不但66年来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无数学生传道授业。如今耄耋之年,他又毅然捐资30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会资助优秀学子,可谓师者之典范。他就是86岁的退休老教师吕显才。8月12日,吕显才助学基金会启动仪式在界首一中举行,现场为两名考入北大的学生发放了4万元助学金。年届86岁的吕显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情怀。

 

张富强是首批获得两万元捐助的学生之一,今年以695分,全省39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张富强家庭条件困难,两个姐姐也在读大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需要两万余元,而一家五口人仅靠父亲张志刚在外地拉货打工的收入过活。“一到暑假就为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如今这笔捐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张志刚对老人的善举充满感激,“希望儿子将来能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据了解,基金会设在界首一中,原始基金300万元是吕显才老人以个人名义捐助,不接受其他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捐赠。基金会的管理由各界组成的董事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使用助学基金。“由退休教师个人捐资成立助学基金会,且数额巨大,这在界首尚属首例。”参与基金会筹备工作的界首市一中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魏春杰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

 

每年,基金会都将资助界首一中、界首中学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其中,对考取清华、北大的每人资助2万元,考取中科大的每人一万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吕显才老人的善举源自于多年来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1932年出生的吕显才20岁时进入界首一中工作,开启了教书育人生涯。1995年,从界首一中教师岗位上退休的吕显才不忘教书育人的初衷,在国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的大背景下,他创办了界首市崇文中学,自此筚路蓝缕,从仅有一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70多个教学班。崇文中学也成为界首民办中学的一面旗帜。

 

两年前,看到外地有人设立个人助学基金,吕显才就多方打听、咨询,他想用自己的多年积蓄,也设立一个教育基金,帮助界首的优秀学生和贫寒学子。“助学基金会门槛是200万元,吕老师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拿出毕生积蓄300万元,在界首一中成立助学基金,这让我们颇受感动。”界首中学校长、界首一中行政负责人王玮表示。

 

而实际上,在此之前吕显才就早已投身于教育捐助的事业。据了解,吕显才在崇文中学设立了“校长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师生,资助困难师生。“能为学生们做点事情,为振兴界首教育尽一份力量,我非常欣慰,这也是我多年的夙愿。”吕显才说,子女、孙子、孙女都已经完成了各自学业,他已给予了子孙们巨大的“知识财富”,不想再留给他们更多有形资产。

 

得知父亲的善举后,吕显才的子女都表示支持。“如果以后基金会出现基金缺口,作为子女,我们会继续投入资金。”女婿刘新才说,岳父平日里生活节俭,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让他看到了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他们会帮助老人将这个义举一直延续下去。

 

 

责编: 鲍群华

相关资讯

  • 假期预订的民宿去不成了 定金能退吗?

    城乡信息参考网:不少人会提前订好民宿,方便假期出行,但如果行程有变,需要退订民宿,已经交的定金能退吗?...[详细]

  • 旱涝来袭,看种粮人如何“龙口夺粮”?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4日,农业农村部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调度视频会后,记者再次连线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河南省周口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等地种粮大户,详细了解当地灾情及抗灾情况...[详细]

  • 入职签合同,当心劳动合同“被化名”

    城乡信息参考网:实践中,有用人单位选择用劳务合同实践协议等替代劳动合同,其核心动机通常在于规避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和成本。该案中,用人单位企图通过签订实践协议否认劳动关系,在被法院认定存在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