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民族的脊梁”玄奘大师

时间:2018-01-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028 次

玄奘菩萨不仅是僧人,还是内外兼修的大帅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法师)形长七尺余,身赤白色,眉目疎朗,端严若神,美丽如画。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被尊为“民族脊梁”的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13岁时出家,21岁受大戒。22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写到这里不禁想自己22岁的时候在干嘛)。那时虽然已经是隋末唐初,交通工具并没有什么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哪儿基本还是靠腿,有匹马就算是高档奢华。

 

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失真走样。玄奘大师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这说起来容易,真干起来可以想见其中的困难,当初一起决定取经的有好几位热血僧人,最终经过现实的过滤,只留下玄奘大师一人而已。

 

玄奘大师这次出行同样不是受政府委派,也不是受当时佛教界的嘱托,全凭自己一个人的心愿。他想弄清楚佛陀当年到底说了些什么?他想把真正的佛法在东土开花结果,实现出家时所说的“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大师此次出行,不仅没有得到官方的支持,甚至还是非法偷渡,差点死在边境守卫的箭下,九死一生来到大漠,随身的水壶又打翻,在往前走是死,往后退却可以生的情况下,说下一句名垂千史的话:“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愿东土一步生”。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坚毅啊!

 

幸亏老马识途,瘦弱的枣红马拖着昏迷数日的玄奘大师找到了水源,最后好不容易穿过沙漠,旋即被高昌国王迎入高昌国,国王对于玄奘大师无比敬仰,想把国家分一半给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请大师留下。大师怎会为富贵留下,而忘记自己取经的初衷,既然不会飞檐走壁的逃遁之术,只有拼一个坚毅,于是绝食抗争。最后奄奄一息的玄奘大师逼得国王没辙,只好同意放行。高昌国王鞠文泰和玄奘大师结为兄弟,并拿出重金给大师作为一路西行的盘缠,还撰写通关文牒于各国国王,方便大师通过,并派遣随行护送大师,在国王的倾心护持下,玄奘大师才得以顺利西行。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玄奘大师是真的做到了。佛教对于大师,不仅是盘亘在心中的信仰,更是融化进大师的血液和骨髓里。

 

玄奘大师的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

 

玄奘大师在印度,以留学生的身份取得了全印度佛教的最高荣誉,被尊称为“大乘天”,让大乘佛教在印度重新焕发光辉,成为那个时代最为炙手可热的高僧。大师离开印度后不久,印度的佛教正法就几近灭尽,实际上,玄奘大师不仅是取经这样简单,更是保护了佛陀正法的血脉,并将之引入中国,乃至绵延至今。居然凭借一个人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办成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

 

大师回国没有选择走相对平顺的海路,而还是原路返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去看望高昌国王,但当大师临近高昌国时,听到消息说四年前,高昌国王鞠文泰已经被李世民灭了,大师唯有向着高昌国的方向合掌默祷。

 

大师不仅在佛法修为上无人能及,内心也是有情有义,而世间智慧也无比高妙。回国后,面见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君王李世民时,彼此对答实在值得玩味,所谓伴君如伴虎,彼此酬答稍有不慎,恐有不祥。

 

李世民一见面就说:法师当年怎么就不辞而别?


玄奘大师回答的格外得体:贫僧当年离开,曾再三上书请求朝廷恩准,只怨自己当时修为不够,诚心不够,才没有被批准。但贫僧实在太想学习佛法,这才私自出关。这完全是贫僧个人的过失,至今想来,仍深感愧疚,惶惶难安。

 

唐太宗话峰凌冽,大师回答的却滴水不漏。没有把不被允许出国的责任归咎于面前的皇帝以及当时的国策和各级地方官员。而把所有责任都归于自己的诚心不够。这种反应和机敏实属难得。

 

至此,相谈气氛逐渐变得融洽,在交谈中,玄奘大师提出要撰写一部书《大唐西域记》,唐太宗大喜,看着眼前的大师,这位皇帝说:不知法师可否愿意还俗,留在朝中辅佐朕?


大师的回答依然精彩:贫僧从小学习佛法,从来不懂得世俗礼教和治国方略。陛下让我还俗,就好比把河流中的舟船拖到岸上,不仅无法行驶,还会让船只提早腐烂。贫僧愿意为国翻译经典,修行布道,以此来报答陛下的厚恩。

 

大师不会因为任何的威逼利诱而忘失丝毫。言辞中以自谦的方式,诚恳得表达了自己的需要。还保全了帝王的颜面。

 

鲁迅先生称呼玄奘大师为“民族脊梁”,实在不为过。无论面对怎样的状况,都傲然挺立,百折不挠。怎样的言辞,都无法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渴仰与敬佩!


真乃千古一完人!

 

 

 

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却没有什么密宗的经?

 

唐朝时印度才有所谓的密宗


遍观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却没有什么大日如来

 

而归于密教部的一部佛经 玄奘大师翻译的也是这样的;


【诸佛心陀罗尼经】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境众宝道场。诸佛所都诸佛所乐。智无疑滞菩萨妙宫。具诸微妙种种严饰常演法音大功德殿。与无央数大菩萨俱。皆是如来法身真子。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无量天人阿素洛等。应真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有陀罗尼名诸佛心。殑伽沙等诸佛同说。能遍饶益诸怖畏者。若有至心受持读诵。超百千劫生死剧苦。定于无上正等菩提。能速修行永无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枉生无佛世界。恒善悟解诸陀罗尼。常见如来亲近供养。恒忆宿命深信因果。能使现世人非人等怨害皆除。疾病不侵无有中夭。诸恶魔事皆悉殄灭。所有恶业无不消除。一切魔军惊怖退散。

 

那么当年玄奘大师遍访五印度,开无遮大会辩论,这些所谓的金刚上师在哪里?


后来被喇嘛教吹得胜过佛教的--即身成佛的‘藏密佛教’。玄奘大师居然没有翻译?

 

对于喇嘛教的定义如下


【喇嘛教】


(流派)。唐時自印度入西藏,至今以西藏為此教之中樞,並行於滿洲蒙古。有新舊二派,舊教衣紅,亦稱紅教,末流漸入妖妄。新教衣黃,亦稱黃教,明永樂間宗喀巴所創,清時認為正教而保護之。其開宗之二大弟子曰達賴喇嘛,曰班禪額爾德尼,相傳化身轉世,輪迴不已,參觀呼畢勒罕條。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为何要护持正法呢?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护持正法不惜身命。常作是念。我宁弃舍财宝亲属及自身命。终不弃舍诸佛正法。


所以者何。财宝亲属及自身命。生生恒有甚为易得。诸佛正法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乃得一遇。遇已长夜获大利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护正法时。作如是念。我不为护一佛二佛乃至百千诸佛正法。普为护持十方三世诸佛正法令不亏损。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诸佛正法。是菩萨摩诃萨云何护持不惜身命。


佛言。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为诸菩萨所说法空。如是名为诸佛正法。


有愚痴类诽谤毁訾。言此非法非毗奈耶。非天人师所说圣教。修行此法不得菩提。不证涅槃寂静安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护持此法不惜身命。恒作是念。如来所说一切法空。是诸有情所归依处。菩萨修学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拔诸有情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令得毕竟安乐涅槃故应护持不惜身命。


又作是念。我亦堕在未来佛数。佛已授我大菩提记。由此因缘诸佛正法即是我法。我应护持不惜身命。我未来世得作佛时。亦当说此诸法空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见此义利。护持如来所说正法不惜身命。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二十七——【发愿要护持正法的玄奘大师怎么可能支持破坏佛法的邪密喇嘛教呢!】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一页云:佛教云何?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


答:为止于非佛教起佛教想故。如今有言:我说佛教,我闻佛教。彼于非佛教中,起佛教想。为欲遮止如是想故;及为显示佛所说者,是真佛教;余所说者,非真佛教,故作斯论。

 

玄奘大师取经就是为了找到真正的佛经,说明那些密宗不是真正的佛教。


玄奘大师转遍五印度却不认可那些后来传到西藏的所谓‘佛教’

 

玄奘菩萨翻译出来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师地论》反而都在破斥邪密喇嘛教的邪淫男女双修之法。真是让人一目了然啊!

 

 

 

责编:鲍勃

相关资讯

  • 中国道医协会“2024古中医培训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城乡信息参考网:中国道医协会于2024年3月24日至25日在集贤山庄(北京·怀柔)成功举办“2024古中医(北京)培训交流会”。...[详细]

  •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城乡信息参考网: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掌握历史主动是马......[详细]

  • 汉字与中华文明起源

    城乡信息参考网:文字的创制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人类在经历过的几次“信息革命”中,第一次是发明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