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人民日报思想纵横:党内同志关系不能庸俗化

时间:2016-11-06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070 次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重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向来主张同心同德、清清爽爽的同志友谊。但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党员干部把党内同志关系异化为逢迎拍马、人身依附、团团伙伙等种种庸俗化关系。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已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大敌,损害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要求我们采取有效举措解决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

 

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是不讲党性、不讲原则、不讲纪律、不讲规矩的现实表现。它虽不是腐败,却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它虽不违法,却是法治的腐蚀剂。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人惯于搞“语言贿赂”,给领导干部“戴高帽子”,不但助长吹捧之风,还滋生官僚主义,损害党内同志关系的严肃性。有的人搞亲疏远近,热衷于“找门子”“拜码头”,一事当前,不管对错先问亲疏远近,结果必然是形成小圈子、小山头,造成组织涣散、自由主义盛行。有的人极尽讨好取悦领导之能事,寻找机会与领导配偶、子女及亲属套近乎,做“家臣”还沾沾自喜、感恩戴德,把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异成等级关系、主仆关系。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家长作风,只爱听好话、恭维话,独断专行、颐指气使,把提拔任用干部看成个人恩赐。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的种种表现,是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

 

庸俗化这个毒瘤,从社会浸淫到党内、影响党风,又从党内弥漫到社会、影响社会风气。从实际情况看,造成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党员干部想问题、做事情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以致在思想上混淆公权和私利的界限、行为上乱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二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制度机制不完善、执行力不强,放任了党内同志间的庸俗之风。比如,选人用人制度不完善,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投机心理,热衷于“找门子”“拜码头”。三是历史沉淀的文化糟粕和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强化了党内同志间的庸俗之风。封建残余思想使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家长作风而不自知,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做“家臣”而不自知,最终形成庸俗的人身依附关系。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不能缺位错位、本末倒置。”“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我们严肃党内生活、纯洁同志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级党组织对党内关系庸俗化问题要高度重视,绝不能等闲视之。要坚持“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注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保证党内同志关系的纯洁。党员干部应按照《准则》的要求对照检查,看看自己有无庸俗化倾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实在党内形成一种平等相待、心无芥蒂、团结和谐、纯洁健康的良好氛围,从而不断改善政治生态,进而改善社会风气。


来源:人民网

 

 责编:三丰  长弓

相关资讯

  • 多地密集推出“好房子”建设地方细则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提供更多满足群众改善型需求的“好房子”。...[详细]

  •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

    城乡信息参考网: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减税降费能够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有助于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减税降费可......[详细]

  • 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

    城乡信息参考网: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要服务于高标准农田的高效利用。一方面,强基固本,练就种好“饭碗田”的真本领。在“田成方、地成块、渠相通、路相连”的有利条件下,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种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