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大数据杀熟”,最怕讲不清

时间:2024-02-0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745 次

光明网评论员:“大数据杀熟”,最怕讲不清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不同手机在同一时间搜索同一趟航班票价相差3倍,让大数据会不会杀熟的争议,再度引发关注。为此,有媒体记者深入采访了包括消费者,在线旅游平台、航空公司、代理商等行业内各环节的相关人士,试图找到“大数据杀熟”的真相。

 

从媒体的此番调查看,所谓“大数据杀熟”,主要是与复杂的互联网优惠机制及“价格缓存”有关。客观来说,这样的解释方向难言新鲜,也未必就是“大数据杀熟”疑云背后的全部真相。但这种深入多个相关环节内部的真相挖掘姿态,以及相对通俗、细化的解释,无疑是值得提倡的。

 

比如,从这则综合报道中,很多人可能第一次知道,即便是航班经济舱,也可能有很多不同价格的舱位。这就增加了同一时间段不同手机查询到的机票价格有所差异的几率。此外,“机票的价格是航空公司根据客座率实时变动的,售票平台会按照一定的频率刷新机票价格和库存,刷新延迟也可能导致两部手机上的价格有差异。在航司公布的实时报价基础上,部分供应商能拿到一些更优惠的资源,在搜索结果页上一般会被优先推荐”……这些解释的可信度可能因人而异,但至少是有细节和逻辑支撑的,相比简单抛出一个“答案”,显然更能令人信任。

 

正如媒体在报道中给出的一个判断:所有的平台都表示自己并非刻意“大数据杀熟”,所有的定价都符合政府监管规定,但是,各个平台均无法说清其具体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这使得最终反映在用户端,就造成了类似“杀熟”的效果。这其实切中了问题的关键——不管“大数据杀熟”是否真的存在,消费者在现实中所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的价格差异,都应该是“可以说清楚的”;平台及相关拥有“定价权”的各个环节上的主体,也有责任将相关情况向消费者讲清楚。

 

的确,相对于线下的商品价格体系,很多线上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由于各个环节的参与主体更多,影响的因素更多,再加上价格调整更加便利,的确很容易给人以价格“混乱”的观感。这种背景下,消费者的疑虑自然会增加。同时,相对于消费者,各类互联网平台代表的是一种“庞大”的力量,并且因为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源,而天然具有了“定价权”的优势。这种强弱对比之下,若价格形成过程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和“原理”解释,也难免放大消费者对于平台的“有罪推定”。在很大程度上说,“大数据杀熟”是“弱势”的消费者对于“强势”的平台的一种“合理的怀疑”。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就用户习惯的培育和互联网对于日常生活的“改造”程度来看,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和彻底的。但是,正如“大数据杀熟”疑云的发酵所示,消费者或者说“用户”对于平台的信任明显与它的发展规模是不匹配的。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原因之一就是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明显不足。

 

比如,大量的平台对于商品和服务并没有直接的“定价权”,而更多只是扮演着撮合交易的“媒介”作用。但这一点其实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对于价格差异现象,消费者往往会直接略过服务提供商、代理商等其他环节,而把责任完全归咎为平台的“杀熟”。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无疑提醒,平台应该更加重视向消费者的“科普”,让平台的运行逻辑和机制更加透明化、社会化。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客观看待“大数据杀熟”现象,对于平台增进消费者在其他方面的信任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就现状看,这些必要的互动和解释工作,不该只依靠媒体的“追问”和调查,而更该有平台的主动为之。

 

来源光明网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责编:陈浩    李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