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正文

观照现实才能赢得共鸣

时间:2022-10-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702 次

优秀现实题材作品为什么深入人心?重要原因在于此类作品秉持着关注人民心声、关心生活实际的创作态度

 

最近,看到这样一些呈现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视频,令人眼前一亮:“把人生视作探险”“年过花甲气质不输当年”“希望活出精彩人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展示出老年人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视频来自一档节目《百川老朋友》,该节目以真实的记录、朴实的诉说、深入的访谈,让不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深受感触:“这不就是我爸妈吗?”“我的父母或许也可以去追求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14.2%,预计到2025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2.21亿。老年人群体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记录,他们的闪光点应被更多发现和书写,他们的情感与精神诉求也理应得到更多关切和理解。《百川老朋友》将镜头对准老年人群体,既是对当下社会心态的深入体察,也体现了文艺作品对社会责任的坚守。

 

观照现实才能赢得共鸣。让不少观众有切身体会的是,他们的父母已经步入老年阶段。节目中呈现的父母与子女的真实互动、长辈对晚辈无私关爱,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有观众评论:“看到了爸妈为家庭奉献的影子”“崇敬,为父母的大爱无私”“有一些反思,应该多去聆听父母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由此可见,深入生活、观照现实的文艺作品,是可以引发共鸣共情的。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等词语,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从古至今,家庭、家教、家风一直是文艺作品着重表达的主题。从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倡导孝悌传统的故事,从歌曲《常回家看看》到电影《你好,李焕英》,再到近年来一系列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影视节目,都蕴含着中国人孝老爱亲的深厚情结。

 

优秀现实题材作品为什么深入人心?重要原因在于此类作品秉持着关注人民心声、关心生活实际的创作态度。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才能感动人、触动人,凝聚和发挥正能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编:茹冰     王澜

相关资讯

  • 赫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多举措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  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城乡信息参考网: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得好,不仅能改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促进资源循环,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文明。一是赫章县住建局督促各乡(镇、街道)、城区环卫公司及垃圾转运公司及时清收转运生活垃圾,......[详细]

  • 烘干厂里看夏收

    城乡信息参考网:见到源鼎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时,他正指挥着工人帮忙,将一台卡车上满载的稻谷卸入烘干机。张杰告诉记者,今年7月3日“开机”以来,公司已烘干了近2000吨稻谷。最忙时,全部6台烘干......[详细]

  • 信贷资金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城乡信息参考网 :今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丰收。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250斤左右,比去年足足高出约百斤。更让我安心的是,夏收前一个月,农业发展银行就联合枣庄市金丰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上门勘查,不仅签下保底收购协......[详细]